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7年第15期
编号:13050196
高脂血症与结直肠息肉相关性的临床观察(1)
http://www.100md.com 2017年5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5期
     【摘要】 目的 探讨血脂水平与结直肠息肉发病的关系。方法 191例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 109例结直肠息肉患者(病例组), 82例非结肠息肉患者(对照组), 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并分析血脂水平、年龄、性别、病理类型、病变部位等因素与结直肠息肉发病的关系。结果 病例组高脂血症患病率为43.1%,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7.1%(P<0.05), 且不同病理类型结直肠息肉患者高脂血症患病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病例组男性高脂血症患病率为48.5%, 显著高于女性的31.7%(P<0.05);病变位于远端结肠及直肠的患者高脂血症患病率为51.3%, 显著高于近端结肠的32.4%(P<0.05)。结论 血脂水平与结直肠息肉的发病密切相关, 高脂血症是导致结直肠息肉的高危因素。

    【关键词】 结肠息肉;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5.039

    随着结肠镜检查的普及, 结直肠息肉的检出率日益上升。相关资料显示, 90%以上的结直肠癌可由结肠息肉进展而来[1, 2]。因此, 积极探索结直肠息肉发病的危险因素, 对预防结直肠癌具有重要意义。流行病学调查显示[3, 4], 结直肠息肉的发病与饮食结构密切相关, 高脂饮食是导致结直肠息肉高发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推测, 血脂异常可能与结直肠息肉发病相关[5]。本主要探讨高脂血症与结直肠息肉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11月在本院住院期间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191例, 其中, 经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结直肠息肉患者109例(病例组), 男59例, 女50例, 平均年龄(50.5±8.3)岁;炎性息肉28 例、增生性息肉22 例、腺瘤性息肉59例。其余镜检未见异常或诊断为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患者82例(对照组), 男52例, 女30例, 平均年龄(51.3±7.8)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受试对象空腹抽取静脉血3 ml, 运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患者血清TC、TG、LDL-C。血脂正常参考值[6, 7]:TC为 0~5.2 mmol/L, TG为0~1.7 mmol/L , LDL-C为1.63~3.81 mmol/L,其中, TC、TG、LDL-C 三项中有1 项或多项大于正常值上限即为高脂血症。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血清TC、TG、LDL-C水平及高脂血症情况, 病例组不同性别、病理类型、病变部位血清TC、TG、LDL-C水平及高脂血症情况。分析血脂水平、年龄等因素和结直肠息肉发病之间的关系。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血脂情况 病例组患者中, 高脂血症45例(41.3%), 其中TG升高10例, TC升高18例, LDL-C升高17例。

    对照组患者中, 高脂血症14例(17.1%), 其中TG升高3例, TC升高5例, LDL-C升高6例。病例组高脂血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的TG为(1.53±0.56)mmol/L、TC为(5.21±0.87)mmol/L、LDL-C为(2.84±0.67)mmol/L, 均高于对照组的(1.05±0.40)mmol/L、(4.51±0.95)mmol/L、(2.51±0.36)mmol/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不同病理类型结直肠息肉患者的血脂情况 病例组中各个病理类型结直肠息肉患者伴高脂血症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腺瘤性息肉高脂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炎性和增生性息肉,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3 病例组不同性别血脂水平、病变部位及高脂血症情况比较 分析病例组不同性别患者血清TC、TG、LDL-C水平及高脂血症的关系, 病例组男性高脂血症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 (P<0.05)。分析病例组不同发病部位血清TC、TG、LDL-C水平与高脂血症的关系, 结直肠息肉位于远端结肠(乙状结肠、降结肠、结肠脾曲)和直肠的患者较位于近端结肠(回盲部至横结肠近脾曲)的患者高脂血症发生率高 (P<0.05)。

    3 讨论

    结直肠癌50%~70%发生于直肠, 25%发生于乙状结肠[8]。大部分结直肠癌是主要来自于已经存在的息肉, 腺瘤性息肉则是已经存在的息肉的常见类型 [7]。目前, 关于结直肠息肉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有资料显示[9-14], 高脂肪、低纤维素饮食与新生性息肉的高发病率有关, 进而增加了结直肠癌的发生率。高脂饮食会刺激体内胆汁分泌, 提高结肠中的胆汁酸和中性固醇的浓度, 在肠道菌群的作用下产生各种致癌物质, 发生结直肠息肉的机会大增[15-18]。由此可见, 探讨与结直肠息肉发生的危险因素对于预防结直肠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 病例组高脂血症患病率为43.1%,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7.1%(P<0.05), 且不同病理类型结直肠息肉患者高脂血症患病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高血脂可能参与各种类型结直肠息肉的发病, 可能是其发病的始发因素之一。本研究还发现, 病例组男性高脂血症患病率为48.5%, 显著高于女性的31.7%(P<0.05);病变位于远端结肠及直肠的患者高脂血症患病率为51.3%, 显著高于近端结肠的32.4%(P<0.05)。说明男性可能更易患结直肠息肉、性别可能是结直肠息肉的危险因素。以上临床观察數据显示, 结直肠息肉发病与患者性别、息肉病理类型、病变部位及血清TC、TG、LDL-C水平相关。, 百拇医药(江小丽 钟劢文 何惠平 许浩生)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