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8年第13期
编号:13227676
脑梗死患者护理中临床路径的建立与护理效果评析(1)
http://www.100md.com 2018年5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13期
     【摘要】 目的 探究脑梗死患者护理中临床路径的建立与护理效果。方法 72例脑梗死患者, 根据随机化分组表分为对照组和路径组, 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 路径组建立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平均分诊时间、持续卧床时间、出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存质量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

    结果 路径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路径组平均分诊时间、持续卧床时间、出院时间分别为(0.44±0.01)min、(2.11±0.16)h、(8.16±1.21)d, 优于对照组的(2.21±0.01) min、(3.14±1.06) h、(12.52±2.42)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路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存质量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路径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存质量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护理中临床路径的建立与护理效果确切, 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脑梗死;护理临床路径;护理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13.094

    脑梗死是常见脑血管疾病, 临床较为常见, 在急性期之后患者可遗留不同程度神经功能障碍和后遗症, 传统被动、滞后护理无法有效满足新时代下患者护理要求, 也无法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预后 [1]。本研究探讨了脑梗死患者护理中临床路径的建立与护理效果,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7年11月收治的72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随机化分组表分为对照组和路径组, 各36例。对照组中男26例, 女10例, 年龄48~74岁, 平均年龄(63.57±4.92)岁。路径组男25例, 女11例, 年龄49~74岁, 平均年龄(63.59±4.6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 路径组建立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 具体如下。

    1. 2. 1 建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神经内科具有丰富脑梗死诊疗和护理经验的医护人员共同构成, 根据患者情况制定相应临床护理路径表, 并在患者入院时对其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意义和临床护理路径表内容的宣教、讲解, 获得患者和家属配合。

    1. 2. 2 临床护理路徑表实施。①入院介绍病房环境、医护人员、作息时间、陪护制度、物品摆放等事项, 评估患者病情和心理状态。②住院期间对患者开展心理护理、生活起居护理、饮食指导、肢体康复训练、语言康复训练和生活能力训练。③出院时加强健康教育, 嘱咐患者出院后继续坚持康复锻炼。

    1. 2. 3 临床护理路径表改进。根据临床护理路径表实施情况对不足之处进行讨论改进。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疗效判定标准[2]:显效:症状消失,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90%;有效:症状改善,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50%;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统计两组平均分诊时间、持续卧床时间、出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越低越好)、生存质量评分[QOL评分(越高越好)]、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越低越好);生活自理能力评分[ADL评分(越高越好)]。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路径组患者显效27例, 有效8例, 无效1例, 总有效率为97.22%, ;对照组患者显效12例, 有效16例, 无效8例, 总有效率为77.78%;路径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平均分诊时间、持续卧床时间、出院时间比较路径组平均分诊时间、持续卧床时间、出院时间分别为(0.44±0.01)min、(2.11±0.16)h、(8.16±1.21)d, 优于对照组的(2.21±0.01) min、(3.14±1.06) h、(12.52±2.42)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路径组发生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偏瘫、1例便秘和1例吞咽障碍, 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对照组发生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3例偏瘫、6例便秘和4例吞咽障碍, 并发症发生率为44.44%;路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4 两组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存质量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比较 干预前路径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存质量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分别为(25.21±1.72)、(45.72±1.25)、(20.44±1.17)、(20.51±1.77)、(45.71±6.25)分, 对照组分别为(25.25±1.42)、(45.75±1.27)、(20.45±1.23)、(20.56±1.42)、(45.56±6.27)分; 干预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存质量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路径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存质量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分别为(10.25±0.11)、(89.73±0.17)、(6.51±0.11)、(6.42±0.11)、(87.24±2.17)分, 对照组分别为(15.35±0.47)、(74.25±1.27)、(11.52±0.73)、(11.64±0.47)、(68.35±4.211)分。干预后路径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存质量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百拇医药(戴菊会)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