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9年第2期
编号:13394298
视频头脉冲试验应用于周围性眩晕患者意义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2期
     【摘要】 目的 探讨周围性眩晕患者由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进行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88例周围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具体眩晕类型分为良性外周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与其他外周组(非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每组44例;并以同期44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三组均通过vHIT进行检测来得到3对半规管平面前庭眼反射(VOR)增益值及其相应不对称值。比较三组VOR增益值及相应不对称值, 并观察增益不对称值定性结果。结果 对照组的6个增益均值都与1相接近, 其3个相应增益不对称值均<10%;与对照组比较, 其他外周组患侧VOR增益值均减小, 相应3个不对称值增大,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良性外周组比较, 其他外周组患侧VOR增益值均减小, 相应3个不对称值增大,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增益不对称值定性方面, 对照组均正常;良性外周组阴性、阳性分别为41例和3例;而其他外周组阴性、阳性分别为5例和39例, 敏感度为88.64%。结论 vHIT可通过VOR增益值、增益不对称值来对眩晕患者的前庭功能做出评估, 进而起到对外周性眩晕的鉴别作用。

    【关键词】 视频头脉冲试验;周围性眩晕;前庭眼反射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2.039

    眩晕在临床上很多与前庭系统病变有关, 其主要特征为短时间内出现眩晕、恶心、呕吐感, 同时眼球还可能会有震颤和跌倒感[1]。vHIT是一种通过让受检者佩戴视频眼罩来评估VOR的一种新手段, 其是由头脉冲试验(head impulse test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24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