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9年第6期
编号:13391234
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9年2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6期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 30例骨科住院患者, 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1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骨科术后护理,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6例, 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0.00%(6/15);研究组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 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6.67%(1/15)。研究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8, P<0.05)。结论 骨科患者术后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和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 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 临床应用有积极 意义。

    【关键词】 骨科术后;护理干预;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6.099

    下肢静脉血栓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 著名医学家魏尔啸曾在19世纪提出其形成三大因素为血液滞缓、静脉壁损伤及高凝状态。下肢静脉血栓可导致静脉瓣膜功能受损, 引发肺栓塞, 向心性延伸发展到下腔静脉, 甚至还会堵塞肾静脉造成肾衰竭, 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重大隐患。骨科患者手术时接受全身麻醉会使周围静脉处于扩张状态, 减缓血流速度, 下肢肌肉会产生麻痹并且完全失去收缩功能, 通常在术后又因为切口疼痛需要长期卧床静养, 尤其是下肢肌肉保持松弛不能充分活动, 长期以往极易造成其中血液流动滞缓。有研究表明, 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与手术持续时间有所关联, 手术持续时间越久, 深静脉血栓发生几率则越大, 因此对于情况严重的患者应给予格外关注。本文主要对30例骨科住院患者进行研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51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