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9年第7期
编号:13390155
替米沙坦联合降脂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效果观察(1)
http://www.100md.com 2019年3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7期
     【摘要】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联合降脂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90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 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44例)和替米沙坦联合降脂药物组(4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脂达标时间、血糖降低至合理范围时间、心功能改善1级时间;治疗前后血脂、氧化应激及炎症指标、彩超监测心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替米沙坦联合降脂药物组患者血脂达标时间、血糖降低至合理范围时间、心功能改善1级时间分别为(10.42±2.25)、(7.42±1.11)、(8.14±1.24)d, 均明显短于替米沙坦组的(11.51±1.41)、(8.15±1.42)、(9.11±0.28)d,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替米沙坦联合降脂药物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二醛(MDA)、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3.04±0.12)mmol/L、(2.73±0.58)mmol/L、(1.52±0.58)mmol/L、(2.63±0.38)mmol/L、(8.56±1.21)nmol/ml、(2.10±0.21)mg/L、(61.22±2.16)pg/ml、(48.61±0.26)%, 均明显优于替米沙坦组的(4.07±0.12)mmol/L、(3.82±0.61)mmol/L、(2.01±0.43)mmol/L、(2.03±0.45)mmol/L、(11.72±1.53)nmol/ml、(5.10±0.45)mg/L、(121.41±2.11)pg/ml、(37.18±0.37)%,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米沙坦联合降脂药物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0%, 略低于替米沙坦组的9.09%, 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米沙坦联合降脂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确切, 可更好地改善血脂、氧化应激及炎症指标、彩超监测心功能指标,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替米沙坦;降脂药物;2型糖尿病;冠心病;效果观察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7.046

    2型糖尿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2型糖尿病和冠心病患者的远期心肌梗死发生率远远高于单纯冠心病患者, 需及早进行有效治疗。脂质代谢异常在糖尿病和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降脂治疗至关重要。替米沙坦是一种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可阻断抗血管紧张素Ⅱ1型(AT1)受体并发挥临床作用, 且对其他系统无影响, 安全性较高。而他汀类是常见的降脂药物, 对改善斑块和心功能作用明显。本研究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 随机分为2组, 分别予以替米沙坦及替米沙坦联合降脂药物治疗, 旨在探讨分析替米沙坦联合降脂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44例)和替米沙坦联合降脂药物组(46例)。替米沙坦联合降脂药物组患者中, 男22例, 女24例;年龄42~78岁, 平均年龄(68.21±3.89)岁;糖尿病病程4~22年, 平均糖尿病病程(14.22±2.61)年;冠心病病程3~7年, 平均冠心病病程(5.21±0.61)年;心功能分级:Ⅱ级14例, Ⅲ级18例, Ⅳ级14例。替米沙坦组患者中, 男21例, 女23例;年龄62~79岁, 平均年龄(68.01±4.73)岁;糖尿病病程1~21年, 平均糖尿病病程(13.58±2.81)年;冠心病病程3~8年, 平均冠心病病程(5.42±0.95)年;心功能分级:Ⅱ级12例, Ⅲ级19例, Ⅳ级13例。兩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冠心病病程及心功能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替米沙坦组予以替米沙坦治疗, 替米沙坦为40 mg/次, 1次/d, 连续治疗12周。替米沙坦联合降脂药物组则予以替米沙坦联合降脂药物治疗, 替米沙坦用法与用量同替米沙坦组, 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 10 mg/次, 每晚1次, 连续治疗12周。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脂达标时间、血糖降低至合理范围时间、心功能改善1级时间;治疗前后血脂、氧化应激及炎症指标、彩超监测心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治疗后患者症状消失, 血脂、氧化应激及炎症指标、彩超监测心功能指标正常;②改善:治疗后患者症状和血脂、氧化应激及炎症指标、彩超监测心功能指标改善程度≥50%;③无效:治疗后患者疾病改善不明显, 血脂、氧化应激及炎症指标、彩超监测心功能指标改善<50%[1]。总有效率=(显效+改善)/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替米沙坦联合降脂药物组患者显效23例, 改善21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5.65%(44/46);替米沙坦组患者显效12例, 改善20例, 无效12例, 总有效率为72.73%(32/44)。替米沙坦联合降脂药物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替米沙坦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976, P=0.0027<0.05)。, http://www.100md.com(师宁宁 张红)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