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9年第17期
编号:13371232
经NCPAP序贯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1)
http://www.100md.com 2019年6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7期
     【摘要】 目的 探析经经鼻塞式持续性气道正压通气(NCPAP)序贯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3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NCPAP序贯疗法;当患儿气道压力降低到4 cm H2O(1 cm H2O=0.098 kPa)时,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 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 观察组的氧分压、血氧饱和度为(62.52±6.54)mm Hg(1 mm Hg=0.133kPa)、(94.47±5.16)%, 均高于对照组的(53.52±4.87)mm Hg、(82.26±5.37)%;二氧化碳分压为(42.16±2.85)mm Hg, 低于对照组的(46.19±2.88)mm Hg,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呼吸机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氧疗时间为(102.53±16.52)h, 短于对照组的(130.56±15.49)h,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鼻损伤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发生气胸2例, 鼻损伤2例, 颅内出血2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40.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58, P<0.05)。结论 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中, 采用NCPAP序贯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治疗可获得理想效果, 可缩短氧疗时间, 安全性高, 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 经鼻塞式持续性气道正压通气;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17.024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常见的新生儿疾病, 临床上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呼气性呻吟, 病症严重者可并发呼吸衰竭, 甚至会造成患儿死亡。因此, 临床上要选择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1, 2]。本研究旨在评估经NCPAP序贯联合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的治疗效果, 现将研究过程及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30例,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15例。对照组男9例, 女

    6例;胎龄32~36周, 平均胎龄(32.52±1.46)周。观察组男8例, 女7例;胎龄32~36周, 平均胎龄(32.42±1.49)周。两组患儿性别、胎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3]:①均确诊为呼吸窘迫综合征, 且伴有发绀、呼吸困难、呼气性呻吟等症状;②无先天性疾病;③自愿参与研究。本研究由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 2 研究方法 对照组:给予NCPAP序贯疗法, 采用空氧混合器, 吸入氧浓度(FiO2)设置为0.3~0.4, 流量设置为6~

    8 L/min, 呼气正压设置为5~8 cm H2O, 对患儿进行正压通气, 若治疗失败则行机械通气。

    观察组:NCPAP序贯疗法同于对照组;当气道压力降低到4 cm H2O時, 则增加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 用空氧混合器、鼻导管吸氧系统, FiO2设置为0.3~0.4, 流量设置为

    3~6 L/min, 将气体加温湿化到37℃, 使患儿鼻腔与鼻导管之间保持一定间隙。

    治疗期间, 对两组患儿的病情变化进行密切监测。

    1. 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各项血气指标(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水平、呼吸机使用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气胸、鼻损伤、颅内出血)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治疗后各项血气指标比较 治疗后, 观察组的氧分压、血氧饱和度为(62.52±6.54)mm Hg、(94.47±5.16)%, 均高于对照组的(53.52±4.87)mm Hg、(82.26±5.37)%;二氧化碳分压为(42.16±2.85)mm Hg, 低于对照组的(46.19±

    2.88)mm Hg,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儿呼吸机使用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两组患儿的呼吸机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氧疗时间为(102.53±16.52)h, 短于对照组的(130.56±15.49)h,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发生鼻损伤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发生气胸2例, 鼻损伤2例, 颅内出血2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40.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58, P<0.05)。

    3 讨论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新生儿临床上较为严重的一类疾病, 以早产儿为主要患病人群, 多数患儿伴有呼吸衰竭、进行性呼吸障碍等症状, 会对患儿的生存质量造成威胁, 临床上主要采用有创通气、鼻导管通气、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等方法治疗[4]。目前,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是应用较为广泛的无创通气疗法, 此治疗方法可有效降低有创通气对肺部造成的损伤。

    本研究比较单用NCPAP与NCPAP序贯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两种治疗方案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上的应用效果, 经比较发现, 第2种治疗方案的效果显著, 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①血气指标明显改善:治疗后, 观察组的氧分压、血氧饱和度为(62.52±6.54)mm Hg、(94.47±5.16)%, 均高于对照组的(53.52±4.87)mm Hg、(82.26±5.37)%;二氧化碳分压为(42.16±2.85)mm Hg, 低于对照组的(46.19±, 百拇医药(古刘王)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