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9年第25期
编号:13409162
叶氏愈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评价(3)
http://www.100md.com 2019年9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25期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前, 两组患者餐后饱胀、早饱感、上腹痛、灼烧感症状积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治疗组患者餐后饱胀、早饱感、上腹痛、灼烧感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04, P<0.05)。反映叶氏愈胃汤组方原则对FD的病因和病机针对性较强, 疗效显著, 具有制成中成药制剂及推广应用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 叶氏愈胃汤治疗FD临床效果显著,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幽兰, 周晓虹.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6, 38(3):286-288.

    [2] 尹晓岚, 唐旭东, 王凤云, 等. 脾失健运与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机制探讨. 世界中医药, 2017, 12(1):207-210.

    [3] 时昭红, 胡柳丹, 徐丹.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药疗效评价方法概述. 中医杂志, 2016, 57(4):302-306.

    [4] 李晓燕, 陈维, 陈文玲. 健脾疏肝和胃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Cajal间质细胞及胃排空的影響. 中医药信息, 2016, 33(5):

    45-48.

    [5] 鲁小艳, 喻斌. 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气滞证)临床疗效观察.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 36(4):60-63.

    [6] 李赛, 李东. 半夏泻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系统评价. 北京中医药, 2016, 4(5):456-461.

    [7] 文建华, 侯俊明. 浅析叶氏《临证指南医案·肝风门》.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 32(6):1293-1295.

    [8] 丁彤, 杜斌.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机制的研究进展.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 36(5):638-640.

    [9] 杜艳丽, 尚风云. 调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观察. 光明中医, 2014(10):2100-2101.

    [10] 陈荣健, 王垂杰. 功能性消化不良研究进展.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8):150-152., http://www.100md.com(曾勇 颜蔓仪 姚锦铃 叶柏深)
上一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