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205
编号:13506393
学龄前儿童不良口腔习惯与错颌畸形发生的相关性研究及建议(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2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205
     本文結果显示,学龄前儿童不良口腔习惯主要有舔舌、吮唇、吮指、磨牙、单侧咀嚼、咬物。吮指行为源于幼儿时期的神经反射,可持续至3岁左右,6岁以后逐渐消失。任何的吮吸习惯都会导致颊肌过度用于牙弓,长期反复吮吸可引起牙弓狭窄,从而形成单侧或双侧反颌畸形。长期的吮指习惯可阻止前牙萌出,后牙过度萌出,导致开颌畸形。舔舌、吮唇不良口腔习惯主要发生在换牙期儿童,偏侧咀嚼多发生于恒牙期儿童。磨牙为常见的睡眠期间不良口腔习惯。舔舌时伴下颌前伸,长期、反复舔舌行为可引起开颌、反颌等畸形;同时,舔舌时未被舔部位的牙齿会过度伸长,形成开领畸形及牙齿向外倾斜。吮唇可造成唇肌紧张、牙齿受力,久而造成反颌畸形;长时间咬下唇习惯还可造成上颌前牙间隙增宽[4]。偏侧咀嚼的原因主要为乳磨牙或恒牙发生严重龋齿、大面积缺损或缺失,导致一侧失去正常的咬合功能。偏侧咀嚼可破坏面部的对称性,久而引起颌面部发育不对称,引起错颌畸形、咬合关系紊乱。

    从学龄前儿童的生理特征角度而言,早期矫治比较适宜。学龄前儿童处于快速发育阶段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96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