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208
编号:13496778
动态牵拉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内侧型小脑幕脑膜瘤的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3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208
     1. 1 一般资料 在2018年3月~2019年3月行手术治疗的内侧型小脑幕脑膜瘤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作对比调查, 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 各25例。对照组中, 男12例, 女13例;年龄最小32岁, 最大56岁, 平均年龄(43.25±5.05)岁。观察组中, 男13例, 女12例;年龄最小32岁, 最大56岁, 平均年龄(42.25±4.9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 2. 1 纳入标准 首次行外科手术治疗;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为脑膜瘤;调查前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

    1. 2. 2 排除标准 应用其他手术入路者;临床资料不全者。

    1. 3 方法

    1. 3. 1 手术入路 手术入路设计参考患者肿瘤的主体位置。针对肿瘤主体多处在幕下的内侧型小脑幕脑膜瘤患者, 应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 其他患者则选择颞下入路[2]。

    1. 3. 2 手术方法 为在手术期间充分暴露, 对照组患者在手术中应用脑自动牵开器;观察组患者在手术中不应用脑自动牵开器或是间断应用(动态牵拉)。①颞下入路:指导患者取侧卧位, 执行开颅操作期间, 借助于磨平岩骨嵴骨质便于手术入路平行与颅底进入。在完成开硬膜之后, 如监测患者脑组织压力较高, 应用甘露醇或速尿、过度换气、抬高头位等手段促使颅内压得以下降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5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