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心律失常
编号:13478920
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1)
http://www.100md.com 2020年5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2014
     【摘要】 目的 评价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效果。

    方法 80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 按照抽签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X线引导下的射频消融治疗, 实验组采用三维心臟电生理标测系统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满意度及焦虑、抑郁评分。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7.5%高于对照组的82.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5%低于对照组的1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治疗总满意度97.5%高于对照组的77.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焦虑评分(13.3±1.1)分、抑郁评分(15.5±1.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27.7±1.4)、(29.8±1.4)分,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快速型心律失常实际治疗期间, 合理的使用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引导下的射频消融治疗法, 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 推广的优势很高。

    【关键词】 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射频消融;快速型心律失常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4.016

    快速性心律属于近年来常见的心血管内科疾病, 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体, 在发病之后症状多表现为心律失常心率很快, 发病具有急性特点, 如果不能合理的治疗, 将会导致患者的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受到威胁。为探索出良好的治疗方式, 下文以本院收治的快速性心律患者为研究对象, 利用分组对比的形式分析不同引导下的射频消融治疗效果, 旨在为临床工作的实施提供帮助。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80例快速性心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抽签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40例。实验组年龄13~

    78岁, 平均年龄(34.44±14.52)岁;男18例, 女22例。对照组年龄13~79岁, 平均年龄(34.43±14.54)岁;男19例, 女2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临床检验之后符合快速性心律的诊断标准;对此次所研究的内容处于知情态度。排除标准:拒绝参与这次研究。

    1. 2 方法 实验组采用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 在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的引导之下, 室上速:取仰卧位, 常规消毒、铺巾, 1%利多卡因局麻, 穿刺股静脉, 左锁骨下静脉, 分别置入血管鞘, 送入右室和冠状窦电极, 行心内电生理检查诊断为房室结双径路所致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再次穿刺右侧股静脉, 置入SR0鞘管, 沿鞘管送入中弯冷盐水温控大头电极至房室结B、C交界区, 标测到理想靶点(小A大V波, A波碎裂, 无H波), 放电消融见窦律与交界区节律交替出现, 继续放电消融, (45~50)W×

    (50~55)℃(共120 s)。室早:取仰卧位, 常规消毒、铺巾, 1%利多卡因局麻, 体表心电图示右室流出道起源的室性早搏;穿刺右股静脉、左侧股静脉, 分别置入SRO血管鞘, 送入中弯冷盐水温控大头电极, 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重建右室流出道, 示诊断为右室流出道低位后基底段起源的室性早搏, 结合起搏标测(心室起搏时与自发室速时波幅形态最为接近), 放电消融室早消失, 继续巩固50 W×(50~55)℃(共240 s)。

    房早房速:穿刺右股静脉、左锁骨下静脉, 分别置入血管鞘, 送入右室、高位右心房、His电极以及冠状窦电极, 行心内电生理检查, 诱发出窄QRS波心动过速, A>V, 考虑房性心动过速, 撤出希氏束电极及鞘管, 置换SR0鞘, 送入中弯冷盐水温控大头电极, 在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辅助下激动标测为右房高位后间隔起源的房性心动过速, 以此处为靶点, 放电消融

    40 W×60℃×180 s。对照组采用X线引导下的射频消融治疗:在X线的引导之下开展射频消融治疗工作, 所采用的射频消融治疗方式与实验组相同, 唯独引导的方式不同。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满意度、焦虑评分、抑郁评分。①疗效判定标准:痊愈:在治疗以后所有的症状消失, 没有并发症;有效:症状大幅度改善, 没有并发症;无效:症状没有改善甚至还出现了加重的问题。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②记录比较瓣膜反流、心悸并发症发生率。③利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满意度, 总分100分, 分数≥89分为非常满意, 59~89分为一般满意, ≤59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④使用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分析不良情绪, 每项维度的总分100分, 所得到的数据值越低, 就表明不良情绪越少。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治疗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的治疗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 4 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实验组焦虑评分(13.3±1.1)分、抑郁评分(15.5±1.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27.7±1.4)、(29.8±1.4)分,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http://www.100md.com(张进鹏)
1 2下一页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