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2022
编号:13821416
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对不同程度脊髓损伤患者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1)
http://www.100md.com 2020年8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2022
     【摘要】 目的 分析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对不同程度脊髓损伤患者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方法 90例不同程度脊髓损伤患者,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 各45例。对照组采用康复治疗, 研究组使用针灸结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治疗前后脊髓神经功能、巴氏指数(Barthel) 、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评分。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为95.56%, 高于对照组的82.2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 两组脊髓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研究组脊髓神经功能评分(92.47±2.28)分高于对照组的(80.15±2.36)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 两组Barthel与FIM评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 研究组Barthel与FI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不同程度脊髓损伤患者采用针灸结合康复治疗, 可改善患者脊髓神经功能, 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针灸;康复治疗;不同程度脊髓损伤;治疗效果;神经功能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2.071

    脊髓损伤在临床骨科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 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该疾病通常是因直接或是间接暴力作用在脊柱, 进而引起脊神经细胞受损所导致, 会导致患者躯体出现多功能障碍、疼痛等临床症状, 还会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1]。近些年, 由于人們出行与生活等方式发生明显改变, 使得脊髓损伤发病率呈明显逐年上升趋势, 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2]。目前, 临床多给予康复治疗方式治疗脊髓损伤, 例如机体功能、呼吸功能、关节活动、膀胱功能等训练, 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提高其生活质量[3]。有研究表示, 临床采用针灸治疗脊髓损伤, 其治疗效果显著, 通过针刺相应穴位可改善患者机体功能, 还能改善其身体健康[4]。

    本研究对本院2017年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90例不同程度脊髓损伤患者临床资料予以分析,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医学伦理会批准, 选择本院2017年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90例不同程度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确诊为脊髓损伤者, 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免疫血液疾病者, 肝肾功能严重障碍疾病者, 精神心理障碍病。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 各45例。对照组, 男22例, 女23例;年龄28~57岁, 平均年龄(39.41±5.88)岁;体重49~80 kg, 平均体重(65.47±5.58)kg。研究组, 男24例, 女21例;年龄26~58岁, 平均年龄(38.22±6.63)岁;体重46~80 kg, 平均体重(63.44±5.86)kg。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使用康复治疗, 患者损伤2个月后治疗, 治疗内容包括膀胱功能、机体功能、呼吸功能、关节活动、日常生活等训练, 全部训练1次/d, 每项训练各练20 min。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 取损伤脊柱节段上、下端督脉经穴, 如灵台、脊中、腰阳关、大椎、筋缩、命门、腰俞。上肢瘫痪者加曲池、手三里、合谷、外关;下肢瘫痪者加髀关、足三里、伏兔。针刺采用提插捻转补泻手法, 波形刺激:疏密波与断续波交替使用, 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根据机体功能情况判定, 优:机体功能大部分恢复, 可日常活动;良:机体功能部分恢复, 可日常活动;可:机体功能不同程度恢复, 日常活动可基本进行;差:机体功能未恢复, 日常活动不可进行。总有效率=(优+良+可)/总例数×100%。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脊髓神经功能, 采用脊髓损伤评分(ASIA美国脊髓损伤协会)进行评估, 分值越高, 脊髓神经功能越正常。③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与FIM评分[5, 6], 分值越高, 生活质量及功能独立性越正常。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为95.56%, 高于对照组的82.2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2. 2 两组治疗前后脊髓神经功能比较 治疗前, 两组脊髓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研究组脊髓神经功能评分(92.47±2.28)分高于对照组的(80.15±2.36)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2. 3 两组治疗前后Barthel与FIM评分比较 治疗前, 两组Barthel与FIM评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研究组Barthel与FI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3。

    3 讨论

    脊髓损伤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 其发病率高。一旦发生脊髓损伤, 若不及时接受有效治疗, 会影响患者日常生活, 还会降低其生活质量[7]。近年来, 由于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交通业、建筑业快速发展, 导致脊髓损伤发病率明显呈上升趋势[8]。目前, 临床治疗脊髓损伤方法较多, 但治疗后患者易出现不同程度后遗症, 严重降低其生活质量[9]。为探讨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对不同程度脊髓损伤患者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本研究针对本院收治的90例不同程度脊髓损伤患者临床资料予以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为95.56%, 高于对照组的82.2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 两组脊髓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研究组脊髓神经功能评分(92.47±2.28)分高于对照组的(80.15±2.36)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 两组Barthel与FIM评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 研究组Barthel与FI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王晓倩等[10]研究结果[针灸组治疗有效率96.00%高于常规组8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相符。表明不同程度脊髓损伤患者采用针灸结合康复治疗, 不仅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还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分析原因:目前, 临床多采用康复治疗治疗脊髓损伤, 其康复治疗包括机体功能、呼吸功能、关节活动、膀胱功能等, 通过多项康复训练刺激患者机体功能恢复, 但因脊髓神经细胞受损后无法恢复重生, 因此, 患者康复训练效果不理想, 改善症状程度不高[11]。有研究表示, 对脊髓损伤患者实施针灸治疗, 效果显著, 可改善神经功能, 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中医学将脊髓损伤纳入“痿证”、“癃闭”、“腰痛”等范畴中, 临床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针灸治疗, 可通过针刺调理患者机体气血、通经活络, 维持其阴阳平衡, 改善机体局部微循环以及新陈代谢, 有效调和脏腑功能, 进而改善躯体功能障碍等症状。同时, 针灸治疗可根据患者病情实际情况辨证施治, 最终实现标本兼治。因此, 临床在康复治疗基础上进行针灸治疗, 能有效改善患者脊髓神经功能、运动功能, 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12]。受环境与样本等因素, 两组生活质量有待临床研究补充。, http://www.100md.com(邢淑珍)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