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09年第17期 > 正文
编号:12053317
儿童右中叶综合征的病原学分析及其肺功能变化
http://www.100md.com 2009年6月15日
第1页

    参见附件(3089KB,4页)。

    黄建军 童志杰 余嘉璐 曾强 黄旭强 邓爱群 温惠红 杨洁文 钟丽萍 广州市儿童医院呼吸科;

    【摘要】目的:了解儿童右中叶综合征的主要病原类型及其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变化。方法:应用电子支气管镜对临床诊断为右中叶综合征的儿童30例在局麻下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取灌洗液做病原学的检测和分类;同时应用2600型和MIR型肺功能仪测定其在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参数的变化。30例经临床和X线胸片、CT检查证实为右中叶综合征的患儿,按年龄分成两组,0~4岁组20例用2600型肺功能仪测定其在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参数的变化,4岁以上组用MIR型肺功能仪测定其在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参数的变化,2600型肺功能仪测定的主要参数取75%潮气量与最高呼气流速之比(25-PF)和潮气量与最高潮气呼气流速之比(%V-PF)2个参数来反映0~4岁组患儿的肺功能变化,MIR型肺功能仪测定的主要参数取最大肺活量(FVC)、1秒率(FEV1)和最高呼气流速(PEF)共3个参数来反映4岁以上组患儿的肺功能变化。结果:30例患儿中细菌阳性7例,占23.3%,病原分别为肺炎链球菌4例,肺炎克雷伯杆菌1例,大肠埃希杆菌1例,卡他莫拉菌1例;支原体3例,占10%,腺病毒3例,占10%,结核杆菌阳性1例,支气管异物2例,占6.7%,分别为花生和葵花籽。0~4岁组患儿治疗前肺功能参数的测定值分别为25-PF:(0.42±0.08),%V-PF:(0.28±0.03),治疗后的肺功能参数的测定值为25-PF:(0.58±0.12),%V-PF:(0.39±0.06),治疗前后比较,25-PF的t=4.21,P0.05;%V-PF的t=3.82,P0.05。4岁以上组患儿治疗前肺功能参数的测定值分别为FVC:(1.75±0.32),FEV1:(1.36±0.52),PEF:(2.56±0.78),治疗后的肺功能参数的测定值分别为FVC:(2.37±0.78),FEV1:(2.08±0.65),PEF:(3.68±0.80),治疗前后比较,FVC的t=3.05,P0.05,FEV1的t=2.98,P0.05,PEF的t=3.12,P0.05。结论:儿童右中叶综合征的病因多种多样,有细菌、支原体、腺病毒、结核菌以及异物等,细菌是最主要的病原体,其中肺炎链球菌最多见;右中叶综合征的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是明显的,治疗后中叶复张,炎症消失,肺功能恢复正常。

    【关键词】 儿童 右中叶综合征 病原学 肺功能

    【基金】广州市卫生局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06-YB-73)

    【分类号】R725.6

    右肺中叶综合征(简称中叶综合征)是指一组临床X线综合征,凡X线有孤立右中叶肺不张,临床有或无咳嗽、咯血、气促、肺部感染等症状体征,都称为右中叶综合征。儿童右中叶综合征并不少见,随着儿童支气管镜的开展和普及,对儿童右中叶综合征的病因学诊断和治疗取得了长足进步和新的
------
     右肺中叶综合征(简称中叶综合征)是指一组临床X线综合征,凡X线有孤立右中叶肺不张,临床有或无咳嗽、咯血、气促、肺部感染等症状体征,都称为右中叶综合征。儿童右中叶综合征并不少见,随着儿童支气管镜的开展和普及,对儿童右中叶综合征的病因学诊断和治疗取得了长足进步和新的发现。本文拟应用儿童型电子支气管镜对临床诊断为右中叶综合征的病儿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并对灌洗液进行相关的检查和测定,以明确其病原,并按病因分类;同时,应用2600型和MIR型肺功能仪对儿童右中叶综合征的肺功能变化进行测定和研究,现报道如下: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089KB,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