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09年第24期 > 正文
编号:12051725
血压波动与左室肥厚的关系
http://www.100md.com 2009年8月25日 黄艳晶 晋学庆 蔺佩鸿 林志鸿 姚造极
清晨血压,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合并症,血压昼夜节律,平均血压,靶器官损害,夜间血压,血压升高
第1页

    参见附件(1165KB,2页)。

    黄艳晶 晋学庆 蔺佩鸿 林志鸿 姚造极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波动对高血压靶器官的损害及其对清晨高发心血管事件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7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EH)行动态血压监测,分出清晨血压升高(MP+)组和无清晨血压升高(MP-)组;以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分为夜间血压过低(extreme-dipper),血压昼夜节律正常(dipper),血压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non-dipper)和夜间血压升高(riser)。行心脏彩超检查,以左室重量指数(LVMI)、室间隔(IVST)、左室后壁(LVPW)、左室舒张内径(LVDd)作为左室肥厚(LVH)的判定指标。结果:①以清晨血压是否升高分组:MP+组22例,占31%,MP-组48例,占69%;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extrem-dipper组15例,dipper组25例,non-dipper组18例,riser组12例,MP+组中有10例为extrem-dipper组,占MP+组44%,占extrem-dipper组66%。MP+组中有2例是riser组,占MP+组9%。②EH组在清晨、白天、夜间的平均血压均显著高于正常NS组,P0.01。MP+组清晨时段平均血压显著高于MP-组。③所有患者醒后比醒前的平均血压、心率均有明显升高,MP+组升高更显著。④MP+组较MP-组LVM、LVMI显著增加,IVST显著增厚,其中左室肥厚的比例MP+组显著高于MP-组(57%vs25%,P0.01)。⑤与dipper组相比,extrem-dipper组患者的IVST显著增厚,LVMI增加;riser组患者的IVST、LVPW显著增厚。结论:①近1/3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清晨血压升高的现象。②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左心室肥厚密切相关,可作为衡量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指标之一。

    【关键词】 清晨血压 高血压患者 左心室肥厚 合并症 血压昼夜节律 左室肥厚 平均血压 靶器官损害 夜间血压 血压升高

    【分类号】R544.1

    随着社会的进步,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越来越多,长期压力负荷过重是导致心肌肥厚的重要因素之一,与左室肥厚密切相关。现将我院70例患者的研究结果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在本院门诊就诊的70例初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Ⅰ~Ⅱ级)。根据结果将EH组患者分为清晨高血压组(M
------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波动对高血压靶器官的损害及其对清晨高发心血管事件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7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EH)行动态血压监测,分出清晨血压升高(MP+)组和无清晨血压升高(MP-)组;以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分为夜间血压过低(extreme-dipper),血压昼夜节律正常(dipper),血压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non-dipper)和夜间血压升高(riser)。行心脏彩超检查,以左室重量指数(LVMI)、室间隔(IVST)、左室后壁(LVPW)、左室舒张内径(LVDd)作为左室肥厚(LVH)的判定指标。结果:①以清晨血压是否升高分组:MP+组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165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