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0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2035703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0年4月25日 麦天恩,郭 楠
第1页

    参见附件(1233KB,2页)。

     [摘要] 目的:分析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方法:对本科2009年3~10月住院的30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3.3%,多为单一用药与静脉注射用药,以拉米夫定的DDDs(用药频度)和DDDc(日均费用)最大。结论:当前本院临床医师在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时,抗菌药物的应用存在着药物品种选择不恰当、用药方法和疗程不适当等问题;医院应加强对临床医师抗菌药物知识的培训与再教育,更新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治观念,提高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水平。

    [关键词]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合理性

    [中图分类号] R72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4(c)-041-02

    The reasonable analysis of antimicrobials in children with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MAI Tianen,GUO Nan

    (Dongguan Chang'an Hospital,Guangdong Province,Dongguan 52384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easonable using of antibiotics of children with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Methods: The 300 cases of hospitalized children with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 March to October 2009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The antimicrobial drug utilization rate was 73.3%,mostly for a single drug with the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medication,the DDDs and DDDc of lamivudine was most. 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 children,the application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has inappropriate species selection of drugs,medication methods and inappropriate treatment and other problems;the hospital should enhance the clinician knowledge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training and reeducation, update the concept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improve the clinical level of the rational use of antimicrobial drugs.

    [Key words] Children;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Antibacterial drugs;Reasonable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本院小儿科室中的临床常见病,在儿科患者中所占比例为25%左右。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治疗。不过由于一些耐药细菌的出现与甲流疫情的传播,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抗菌药物的滥用问题日益被广泛关注。笔者为此对本院儿科2009年3~10月住院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其中不合理应用的原因,以期寻求控制抗菌药物滥用的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查本院2009年3~10月儿科住院归档病历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300例住院患儿,年龄最小10岁,最大12岁,平均4.5岁;男200例,女100例。所有患者均为社区获得性感染,符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急性传染病的早期感染症状除外。

    1.2 调查内容及方法

    按照年龄、性别、出院诊断、抗菌药物品种、联合应用、用药途径、DDDs和DDDc等预定项目进行登记、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抗菌药物应用一般情况

    300张处方中,应用抗菌药220例,使用率为73.3%,其中,应用单一品种抗菌药物的200例,占90.9%;二联用药20例,均为头孢类抗菌药物和注射用膦甲酸钠的联合应用,占9.1%;无三联及三联以上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的患者。

    2.2 抗菌药物给药途径

    采用静脉给药的有180例,占81.8%;口服给药的有40例,占18.2%。无肌内注射给药患者,无静脉和口服同时给药患者。

    2.3 抗菌药物DDDs和DDDc

    抗菌药物DDDs和DDDc见表1。从表1可知,以拉米夫定的DDDs值最大,更昔洛韦其次,阿昔洛韦和泛昔洛韦的DDDs值较小。从日均费用来看,最高的为拉米夫定,其次为利巴韦林和阿昔洛韦,而膦甲酸钠最低,其次为奥司他韦。

    3 讨论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俗称“感冒”, 是小儿的常见疾病。系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上呼吸道炎症。在病原菌上,各种病毒和细菌均可引起,但超过90%为病毒[1]。很多研究结果表明病毒中的鼻病毒和冠状病毒占儿童感染的大部分。在发生机制上,笔者认为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能够激发许多炎性反应及刺激副交感神经,导致上鼻富有静脉的组织充血,血浆从血管细胞间隙渗出到鼻腔,造成鼻窦异常改变,如鼻腔分泌物等。通常感冒引起的鼻窦炎异常症状在不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下也可消失[2-3]。

    当前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药物是抗生素。不过对于单纯病毒感染者,通常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又因其病程有自限性,予以对症治疗即可痊愈,不需应用抗菌药物。不过近年来抗菌药物在儿科的滥用已引起临床关注。同时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各器官功能还不完善,比较容易导致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而本院应用的概率也达到了73.3%,这是不合理的。抗菌药物的给药原则是轻症感染并可接受口服给药者,应选用对病原菌敏感且口服吸收良好的抗菌药物,不必采用注射给药;重症感染者应予静脉给药,待病情好转且能口服时及早转为口服给药。本次调查的患者普遍采用静脉滴注给药,除年龄太小口服给药不方便之外,高达81.8%的静脉给药率仍显得太高,表明临床医师未能掌握抗菌药物的合理给药方法。

    众所周知,盲目使用抗生素不仅干扰体内正常菌群分布,使耐药菌增加,同时可能对儿童产生极大危害。常见的危害有肝损害、消化道反应、神经系统毒害等,使二重感染机会增加,治疗更加困难,增加了患儿及家长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33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