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0年第14期
编号:12032346
老年腹股沟嵌顿疝治疗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0年5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14期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腹股沟嵌顿疝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3年3月~2009年6月收治的48例老年腹股沟嵌顿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中3例行手法复位,择期行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45例实施急诊手术。2例因肠管坏死行坏死肠管切除肠吻合,疝囊高位结扎术,择期二次行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其余43例均急诊行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所有患者无死亡,手术时间45~80 min,平均55 min。术后随访1~5年,1例复发,并再次实施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结论:老年腹股沟嵌顿疝如无肠管坏死,最好的治疗方法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关键词] 腹股沟;嵌顿疝;无张力疝修补术

    [中图分类号] R656.2+1[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5(b)-172-01

    腹股沟嵌顿疝是外科急腹症之一,多发生于老年人。如不及时处理会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一般多采取急诊手术来解除嵌顿。以往认为嵌顿疝会带来局部组织水肿,如有肠管坏死可发生局部组织感染,故多主张不行一期修补,采取二次手术修补。但这样会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痛苦和经济负担。笔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一期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本院2003年3月~2009年6月收治的48例老年腹股沟嵌顿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1例,女性7例。腹股沟斜疝38例,直疝2例,股疝8例,其中女性股疝6例。患者年龄58~99岁,平均68岁。所有患者中3例行手法复位,择期行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45例实施急诊手术。2例因肠管坏死行坏死肠管切除肠吻合,疝囊高位结扎术。其余43例均行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手术均采用硬膜外麻醉,取腹股沟韧带中点内上方2 cm至耻骨结节切口。术中找到疝囊后予游离,打开疝囊。2例患者因发现肠管坏死,为小肠坏死,另取切口行坏死小肠切除,一期肠吻合术,疝囊予高位结扎,未予修补。其余患者均行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所用补片均为中德合资北京善释补片公司出产的补片,其中网塞1枚,平片1个。找到疝囊后游离至高位(见到腹膜前脂肪为止),打开疝囊,查看有无疝内容物坏死,对可疑者严密观察30 min,对可疑肠管系膜根部注射利多卡因,确认无坏死后,还纳疝内容物,将疝囊高位结扎(距离腹膜前脂肪约1 cm,太近不利于修补)。将网塞填充至缺损处,网塞外层与周围组织缝合4针固定,如缺损太大,可先修补几针,以缩小疝环。固定后于精索后将平片铺于腹股沟区,补片太长可适当修剪。将平片与周围组织固定,外侧与腹股沟韧带缝合,内侧与联合腱缝合,底部与耻骨结节缝合固定后还纳精索,逐层关闭切口。
, http://www.100md.com
    2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45~80 min,平均55 min。术后恢复良好,平均住院时间为9 d。2例肠坏死患者均在第1次术后半年行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恢复良好。术后随访1~5年,其中1例复发,术中证实为新发直疝,原为斜疝,予再次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恢复良好。1例出现术后腹股沟区疼痛,经局部理疗3个月后缓解康复。

    3讨论

    1986年Lichtenstein经多年的实践首先提出了无张力疝修补术,后经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术式日趋成熟[1]。并被美国外科医生学院认为是疝修补术的金标准[2]。与传统修补术相比较,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先进之处在于最大限度地不干扰腹股沟区的正常解剖及修补的无张力化,使患者术后疼痛减轻,尽早离床活动。更重要的是它降低了疝的术后复发率,复发率从组织对组织修补术的10%以上降至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1%左右[3]。本组患者复发率为2%,二次手术证实为新发疝。
, 百拇医药
    对于腹股沟嵌顿疝既往认为急诊手术是为了解决嵌顿,由于组织水肿,担心感染而造成修补失败,故认为嵌顿疝是修补术的禁忌证,故多主张择期进行修补术。而目前认为二次手术会给患者增加痛苦和经济负担,并且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感染可以控制,所以急诊完全可以行一期修补。对比常规修补和无张力修补的优缺点,目前无张力修补已成为主要的疝修补方式[4]。结合笔者临床工作中对嵌顿疝治疗的体会,认为如没有嵌顿内容物坏死导致周围组织感染,完全可以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术,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避免了二次手术,降低了术后复发率。

    [参考文献]

    [1]Amid PK,Shulman AG,Lichtenstein IL.Critical scrutiny of the open tension-free hernioplasty[J].Am J Surg,1993,165(3):369-371.

    [2]赵新.无张力疝修补术105例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8,5(35):155-156.

    [3]Millikan KW,Deziel DJ.The management of hernia:considerations in cost effectiveness[J].Surg Clin North AM,1996,76(1):105-116.

    [4]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成人腹股沟疝、股疝和腹部手术切口疝手术治疗方案(2003年修订稿)[J].中华外科杂志,2004,42(14):834-835.

    (收稿日期:2010-03-24), 百拇医药(王巨仁 韩继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