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2076288
青少年口腔正畸疗程与口腔卫生的相关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25日 袁玉霞
第1页

    参见附件(2106KB,2页)。

     [摘要] 目的:探讨青少年口腔正畸疗程中口腔卫生干预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青少年口腔正畸患者48例,主症为上下前牙中度拥挤,需要手术拔除上下颌第1双尖牙,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对青少年进行口腔卫生教育,父母监督和医护人员进行评价。对照组按照青少年原来养成的卫生习惯进行,不给予任何护理。统计治疗前与治疗后两组的疗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时间比对照组时间明显缩短,疗效确切。两组疗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少年口腔正畸疗程的长短和口腔卫生的好坏有明显关系,口腔卫生越清洁疗程就越短,完美的口腔护理,能提高矫治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 青少年;口腔正畸;疗程;口腔卫生;干预

    [中图分类号] R78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4(c)-186-02

    随着正畸理论和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以及青少年对正畸治疗需求的不断增加,青少年患者正畸的比率逐渐增高[1]。青少年口腔固定正畸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口腔卫生保健状况对青少年固定正畸患者的疗程和疗效影响很大,本文对本院2010年收治的安氏Ⅰ类错 48例青少年固定正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探讨临床上口腔卫生干预对青少年口腔正畸疗程和口腔卫生的相关性,可以有效地控制菌斑[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12月在本院口腔正畸科就诊的固定正畸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均为错 畸形患者,上下前牙中度拥挤进行固定正畸,均为已矫治半年以上的口腔卫生不良患者。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4例,男13例,女11例,年龄12~17岁,平均12.3岁。对照组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龄12~15岁,平均14.6岁。青少年患者的年龄、性别,无明显差异,经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身体健康、智力正常、矫治前口腔卫生良好,均没有龋齿和牙周等疾病,牙龈状况良好。

    1.2 检查位点

    检查青少年患者受试牙的近中唇、远中唇和唇面正中。用口镜、镊子和牙周探针,依靠视诊和探诊检查,检查各牙的PLI、GI和SBI。

    1.3方法

    两组患者都用全程式直丝弓托槽矫正,由指定的正畸医师进行治疗。观察组:对患者进行口腔洁治及口腔卫生的宣传讲解,控制菌斑,预防牙龈肿胀,保证牙龈健康。

    1.3.1了解菌斑和牙龈肿胀的关系 在正畸矫正疗程中,没有好的口腔卫生,食物容易陷在牙齿和矫正器之间,助长了牙结石(1个无色的细菌薄膜)的形成。牙结石的细菌与糖及淀粉反应而生成一种酸,腐蚀牙齿上的法琅质导致蛀牙。在矫正器拆掉后,可能会在牙齿上留下永久的污痕。在牙龈下形成很多细菌,攻击、损害牙齿的骨头,进而使健康的牙齿也松动甚至完全掉光。

    1.3.2医护人员向患者演示正确的刷牙方法①刷牙的时间:青少年患者每天至少刷牙3次,并且每次3 min以上,在饭后5 min之内进行刷牙。家长要监督患者保证刷牙的质量。②正确的刷牙方法:饭后3 min刷牙,每次刷3~5 min,颊面、舌面和咬颌面都要刷到。牙刷可用刷头小刷毛软的优质牙刷,当然正畸牙刷是最好的。因为其刷头的V型曲度可配合矫治器达到最完美的洁净效果。必需在3~4 d内进行口腔复诊,使主治医师了解患者的口腔卫生状况。

    1.3.3 口腔卫生宣教观察组:医护人员与患者家长充分沟通,向患者耐心细致地宣讲口腔保健常识,强调正确刷牙的重要性,使青少年患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自觉维护口腔健康,更好地配合治疗。对照组:按照青少年患者原来的口腔卫生习惯,不加干预。向青少年患者讲清楚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3]。

    1.4 观察指标

    建立两组青少年患者的口腔卫生登记簿,记录患者的口腔卫生状况和正畸康复情况。

    1.4.1牙龈指数(GI) 根据牙龈病变的程度分为4级,0分:牙龈正常;1分:牙龈轻度炎症,颜色轻度改变,轻度水肿,探诊不出血;2分:牙龈中度炎症,色红、水肿、光亮,探诊出血;3分:牙龈炎症明显,红肿,有溃疡、自动出血倾向。

    1.4.2菌斑指数(PLI) 根据菌斑量分为4级,0分:龈缘区无菌斑;1分:视诊无菌斑,但用探针可在游离龈及邻近区刮出薄层菌斑;2分:龈袋内、游离龈区或邻近牙面可见中等堆积量的软性沉积物;3分:龈袋内或游离龈区及邻近牙面有大量软性沉积物[4]。

    1.5 统计学分析

    用SPSS 11.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牙龈指数(GI)

    两组患者初诊时牙龈指数无显著性差异,矫治1个月后,牙龈指数明显上升,矫治4个月和6个月以后,两组的牙龈指数都有所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青少年患者菌斑指数(PLI)比较分析

    对两组患者资料的检验,初诊时两组患者菌斑指数(PLI)无显著性差异,矫治1个月后,菌斑指数(PLI)明显上升,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矫治4个月和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菌斑指数(PLI)都有所下降,P<0.01,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两组患者的正畸疗程比较分析

    两组患者的正畸疗程比较:观察组疗程为(14.6±2.2)个月,对照组的正畸疗程为(17.8±3.1)个月,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在青少年患者口腔正畸矫治期间,口腔卫生情况影响青少年患者口腔正畸治疗的效果和疗程。疗程的长短和青少年患者的口腔卫生状况关系密切。临床发现:青少年正畸的患者有些娇惯,绝大多数是听从家长的意见,对医师的依从性较差。家长监督下,对青少年患者口腔正畸矫治期间实施口腔卫生宣教是非常重要的[5]。所以,青少年正畸患者应该及时接受口腔卫生宣教、保持口腔卫生,避免出现牙周炎、牙龈炎和釉质脱落等病症的发生。菌斑是釉质脱矿、牙龈炎的主要病因,通过正确的刷牙方法,可以明显改善固定矫治器所引起的釉质脱矿、牙龈炎及菌斑。青少年患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饭后立即漱口,将食物残渣刷干净,遏制菌斑生成。维护好自身的口腔卫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菌斑和软垢,预防牙龈炎的发生,防止矫治器的脱落,保证青少年患者正畸治疗的顺利完成,还牙齿以健康[6]。

    总之,青少年口腔正畸疗程的长短与口腔卫生的干预具有明显的关系,青少年口腔卫生状况越良好,正畸的疗程就越短。

    [参考文献]

    [1]王莉.正畸患者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和健康行为调查分析[J].淮海医药,2010,28(3):255-256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06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