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15期 > 正文
编号:12092087
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5月25日 陈力,何敏滢
第1页

    参见附件(2070KB,2页)。

     [摘要]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premature coronary artery diseas,PCAD)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的传统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的病变特点。方法:把66例PCAD-AMI患者和50例晚发冠心病(late-onset coronary artery diseas,LCAD) AMI患者分为PCAD组和LCAD组,对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二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血脂水平、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冠心病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等,评价其是否存在差异性。结果:危险因素分析显示,LCAD组阳性家族史、吸烟史、肥胖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AD-AMI患者的发病与阳性家族史、吸烟史、肥胖等传统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关键词] 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危险因素;冠状动脉

    [中图分类号] R542.2+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5(c)-171-02

    早发冠心病(PCAD)是指男性<55岁、女性<65岁的冠心病患者[1]。近年来,无论国内或国外的研究均发现早发冠心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并且一旦发病,则病程发展迅速、猝死率高。冠心病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具有一定早发冠心病遗传基质的个体更容易罹患早发冠心病[2]。大量流行病学及循证医学证实,早发冠心病家族史、性别、吸烟、高胆固醇血症、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高血压和C-反应蛋白均与冠心病呈正相关[3]。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66例早发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诱发早发冠心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期为防治早发冠心病提供研究支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实验116例患者均来自本院心血管内科2009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AMI患者。依据中国急性心肌梗死(AMT)诊断和治疗指南Ⅲ中的标准来进行判断:①有典型的缺血性胸痛的临床症状;②心电图有典型的AMI动态演变图形;③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或心肌肌钙蛋白I(cTnI)超过正常值上限2倍并呈动态变化[3]。所有患者符合其中的2点或2点以上即视为AMI。将116例患者按照年龄分成PCAD组(男<55岁,女<65岁,共66例);LCAD组(男>55岁,女>65岁,50例)。

    1.2 研究方法

    1.2.1 整理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如肥胖、糖代谢异常、高血压、血脂异常、阳性家族史、吸烟和饮酒等。①体重指数(BMI)≥25 kg/m2视为超重。②糖代谢异常诊断标准参照符合我国2007年的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标准。③高血压诊断标准:静息状态下连续2次在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或有明确的高血压病史。④血脂异常判断标准为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⑤阳性家族史定义为:一级亲属有冠心病并且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年龄符合男<55岁,女<65岁[4]。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PCAD组阳性家族史、吸烟史、肥胖的比例显著高于LCAD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项在两组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越来越呈现年轻化趋势,这不仅给患者的身心造成损害,也给社会造成巨大经济负担,因此对冠心病的研究工作一直是临床工作的重点,对早发冠心病进行研究,总结疾病的危险因素,有助于临床干预治疗的进行,对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中早发冠心病患者吸烟史、缺血性心血管病家族史、肥胖发生显著高于晚发组。有资料显示,吸烟是早发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AMI早发8~13年,并且吸烟引起的首次AMI的相对危险度与吸烟剂量呈正相关。本研究中,阳性家族史与 PCAD-AMI有显著关系,该因素在PCAD-AMI与LCAD-AMI两组间比较(χ2=16.7,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PCAD-AMI患者具有较强的家族遗传倾向。遗传因素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冠心病发病有家族聚集性,冠心病家族史是冠心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早发冠心病患者的一级健康亲属发生同样疾病的危险性高于没有家族史的健康人[5]。超重和肥胖不仅影响着人体的健康,也与冠心病的发作关系密切,由于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等因素导致年轻超重肥胖者越来越多,这也是早发冠心病发病率逐年增加、发病年龄不断提前的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对于预防PCHD-AMI应积极控制诱发冠心病的诸多危险因素,通过这些危险因素的给予临床治疗的提示,作为医疗人员要嘱咐患者戒烟酒、减少高脂饮食,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控制体重,及早期筛查有无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并及时治疗。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70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