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17期 > 正文
编号:12089288
脑卒中患者中医护理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1年6月15日 熊桂华 刘兴山 孙慧丽
第1页

    参见附件(1095KB,1页)。

     [摘要] 目的:讨论中医护理干预及康复期的随访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的6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平行的原则将患者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干预,且对康复期的患者进行随访,一个疗程(30 d)后,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情况、遵医行为等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有效率及康复期的遵医行为等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及康复期随访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功能恢复及遵医行为等有促进作用,应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 脑卒中;中医护理;随访分析;护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4-4721(2011)06(b)-169-01

    脑卒中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有很高的病死率及致残率,会给患者的心理及生理都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因此有必要对脑卒中患者采取中医护理干预及康复期随访,这样对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及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且最终使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和现实意义[1]。笔者通过对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的6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干预及康复期随访,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为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的60例脑卒中患者,其中,男性40例,女性20例,年龄为45~78岁,平均(48.0±10.7)岁,病程为1~6 d,且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2],且没有明显意识障碍,排除脑卒中发作前就存在肢体残疾以及认知功能障碍者及伴有不稳定性躯体疾病及精神障碍者。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

    1.2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2.5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用χ2检验,以P<0.0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3 方法

    1.3.1 对照组护理方法给予内科基础治疗,包括急性期溶栓治疗及应用尼莫地平等脑保护药物的对症治疗,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及康复期接受相同的健康教育。

    1.3.2 治疗组护理方法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中医护理干预,并对康复期的患者采取随访措施,两组患者都以30 d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情况及康复期的遵医行为等。

    根据中医辨证采取不同治疗方法:包括选用复瘫宁系列中药的一种治疗(包括息风复瘫宁、益气复瘫宁、补肾复瘫宁)[3]。每日一次水煎服。对于风痰瘀阻证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对于风痰火亢证则应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对于气虚血瘀证应用生脉或参麦注射液治疗;阴虚风动证应用脉络宁注射液治疗[4];同时要对患者进行推拿康复治疗。对头面部及瘫痪侧上、下肢的有关穴位进行推拿治疗,在治疗的同时结合现代康复技术,对患肢各个关节、肌肉运动进行训练。对便秘的患者应针刺背俞穴,同时进行穴位按摩,取天枢、中脘、大横等穴位,每个穴位1~2 min,同时手掌以顺时针方向环形腹部按摩10 min。

    1.4 评价标准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0级病残程度为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1~3级病残程度为显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为有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以下或增加为无效[5],总有效=痊愈+显效+有效。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

    3 讨论

    脑卒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都非常复杂,本研究将中医口服汤剂治疗、中药静脉滴注、推拿康复训练等中医特色疗法融为一体,故采用中医护理干预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中医药在脑卒中偏瘫治疗中的独到之处,对脑卒中临床疗效的提高及病死率、致残率的降低都有很大意义,同时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在本组资料中对脑卒中便秘的患者采用针灸背俞穴,因为背俞穴是汇聚脏腑精气之处,故针刺此穴对疏通经脉、调理脏腑作用甚大,同时应用穴位按摩,直接作用腹部,在物理刺激的作用下,胃肠管腔形态发生改变,胃肠蠕动也随之增加,从而胃肠内容物的排出也会加快。

    [参考文献]

    [1]刘莹莹,冯桂芳.护理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J].河北医学,2008,14(8):982-984.

    [2]燕铁斌.现代康复治疗技术[M].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84-87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095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