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2202504
老年人乙状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3月25日 刘虹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分析乙状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老年患者的外科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50例乙状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老年患者的资料,对比患者接受外科治疗前、后的体征变化。结果 治疗前患者心率平均为(89.60±8.36)/min,治疗后心率平均为(78.93±5.59)/min;治疗前平均体温为(37.21±0.63)℃,治疗后平均体温为(36.51±0.68)℃。结论 在患者符合手术治疗要求的前提下给予Ⅰ期切除吻合术进行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

    [关键词] 老年人;乙状结肠癌;急性肠梗阻;外科

    [中图分类号] R735.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3(c)-0040-02

    Elderly colon cancer with surgical treatment of acut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LIU Hong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of Jiangmen Central Hospital in Guangdong Province, Jiangmen 52903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sigmoid colon cancer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acut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surgical treatment.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150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sigmoid colon cancer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acut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data, compared to patients receiving surgical treatment before and after the signs of change. Results Before treatment, the average heart rate was (89.60 ± 8.36) /min, mean heart rate after treatment was (78.93 ± 5.59) /min; treatment on average body temperature (37.21 ± 0.63) ℃, mean body temperature after treatment was (36.51 ± 0.68) ℃. Conclusion The surgical treatment of patients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remise given Ⅰ resection and anastomosis for treatment is safe and effective surgical treatment.

    [Key words] Aged; Sigmoid colon cancer; Acut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Surgery

    大肠癌最常见的发病部分有直肠及乙状结肠,其次为右半结肠与左半结肠,临床中有10%~23%的大肠癌患者并发肠梗阻[1]。乙状结肠癌在病情进展过程中,多引发低位肠梗阻,并且具有突发与隐匿的特点,通常会因无法缓解梗阻而需要采取急诊外科手术治疗[2]。老年人由于胃肠功能减弱,所以在乙状结肠癌的老年患者中合并急性肠梗阻者更为多见。为此本院对乙状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的老年患者采取了外科手术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病例资料为本院2003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乙状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老年患者共计150例,其中,男性92例,女性58例;年龄65~88岁,平均(74.28±8.67)岁。全部患者均于术前行腹部超声、腹部X线平片、CT与肠镜检查,并经专科医师结合患者病史确诊。病理诊断结果:腺癌121例,黏液癌29例。依据Dukes分期[3],结果为:B期103例,C期47例。全部患者均伴有一种或多种合并症,患者合并症情况:冠心病高血压89例,糖尿病51例,肺部疾病16例。

    1.2 方法

    1.2.1 围术期治疗 术前快速建立起有效的静脉通道,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以及低蛋白血症等,及时补充血容量;给予抗生素静脉滴注;联合相关内科会诊,治疗基础疾病,改善患者冠状动脉的血供,控制呼吸系统疾病与感染,将血糖控制在手术要求以内。术前给予24~48 h的保守治疗,保守治疗过程中,实时动态监护患者的生命及腹部体征,预防腹膜炎的发生。术后给予心电监护,糖尿病患者有必要者给予胰岛素泵治疗,预防术后应激反应所致的心脑血管意外、各类术后感染以及血糖升高等并发症的发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5~7 d,依照黎氏原则给予综合营养支持。促进肠道蠕动,尽早恢复正常进食。注意保持腹腔引流管的通畅,留置7 d后无特殊问题拔出。

    1.2.2 手术治疗 采取Ⅰ期切除吻合术进行外科治疗,术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肠切开减压或者断端减压,注意防止腹腔与切口的污染。将肠内容物完全挤压至待切除的肠管当中。吻合结束前,把导尿管插入至结肠近端,同时注入抗生素。吻合结束后,对腹腔进行彻底冲洗,最后使用Fu进行冲洗,留置腹腔引流管。

    1.2.3 分析指标 对比患者就诊时与接受治疗7 d后的心率、体温及症状改善情况。

    1.2.4 统计学处理 心率、体温对比采取t检验,症状对比采取卡方检验,使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结果

    治疗后患者心率与体温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后患者相关症状显著优于治疗前,P < 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1。

    术后全部患者均治愈,无手术死亡病例报告,术后无严重感染、吻合口瘘病例报告;切口疝5例,切口皮下脂肪液化12例。

    3讨论

    乙状结肠癌的发病率近些年来呈现出明显上升的趋势,通常乙状结肠癌的5年生存率为60%左右。近些年来通过对早期患者给予手术治疗的相关报导文献显示,早期手术治疗可将5年生存率提高到90%左右[4-5]。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结构的推进,老年乙状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的病例也在逐年攀升。老年患者具有基础性疾病较多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785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