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14期
编号:12227959
医院门诊药房药品差错分析及预防策略
http://www.100md.com 2012年5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14期
     [摘要] 为减少门诊药房调配差错,提高药品调剂工作质量,本文通过分析门诊药房调剂发放中出现差错的类型及原因,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发现药品差错由多方面原因造成,其中药师发药是产生差错的重要环节。药学人员应严格执行处方调配规程,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素质,避免调配差错。

    [关键词] 门诊;药房;差错;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 R952[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5(b)-0161-02

    医院门诊药房是直接面对患者开放性的服务窗口,其服务质量的好坏关系着患者的健康与安全,也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质量和社会声誉等[1]。本文根据作者在门诊药房工作的长期实践经验,探讨门诊药房调配发放中容易出现差错的类型及原因,并提出有效地防范措施。

    1 药品差错的特点

    药品差错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涉及医师、药师、收费人员以及患者等,其中药师发药是产生差错的重要环节,轻则延误患者的治疗,增加患者医疗费用,重则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如何将医疗差错控制到最低,避免失误是门诊药房工作的重点[2]。

    2 药品差错的类型

    2.1 医师处方的差错

    (1)处方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甚至书写错误,如将药物剂量、剂型、用法用量、给药途径、给药次数等指标写错,使药剂人员产生误解。(2)医师询问病情不详,造成错误用药。如未仔细询问过敏史,而造成的患者过敏。

    2.2 收费处划价差错

    本院尚未实行电子处方,处方由收费处统一划价、收费,由于收费人员不是药学人员,划价收费不时有误。如将头孢氨苄片划成头孢氨苄胶囊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22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