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18期
编号:1223040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立医院改革政策取向的伦理思考(3)
http://www.100md.com 2012年6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18期
     我国公立医院制度的变迁包含了两种形式,不同时期制度变迁方式的侧重点有所不同。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的公立医院改革具有典型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特征:自发性、边际性、盈利性。改革之初,因为政府投入不足,补助医疗事业不足,通过放权让利,允许医院多开门道搞创收,放开一些医院的管理来刺激医疗服务供给增加是有其现实性的;这也必然推动公立医院在筹资来源、领导管理体制、财务管理、职工奖金等方面不断发生变化,逐步从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又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使公立医院从纯福利型转变为政府福利性质的公益性事业单位,从政府唯一拨款转变为多渠道多形式办医的预算管理办法[9]。

    2.2 政府承担着强力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职责

    中国公立医院管理体制的改革,不能单纯实行诱致性制度变迁,而应是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结合,既要充分发挥自发性改革和基层医疗单位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更要坚持中央政府自上而下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公立医院改革是在党和政府领导下,为完善社会主义医疗卫生制度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制度变迁。因此,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结合,有内在的必然性。公立医院是各国普遍采用的保障和增进公民健康的制度安排,其存在的意义在于确保人们获得基本的医疗保障,其性质决定了依靠诱致性制度变迁满足不了社会对制度的需求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5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