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35期 > 正文
编号:12347790
453例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15日 李莉 伊慧珍 尉进茜
第1页

    参见附件。

     溶血因素占第三位,其中ABO溶血病57例,56例母亲为O型,婴儿为A或B型,1例母亲为A型,婴儿为B型,1例为原因不明溶血病。溶血病发病时间较早、进展较快,未结合胆红素可经未发育完善的血脑屏障引起胆红素脑病,也可有晚期贫血现象。正规产前检查,结合产后胆红素监测、COOMBS试验较易确诊,对ABO溶血病是可以预防的。未发现RH溶血病。本院地处北方,未做G6PD相关检查,无法确诊此类疾病。

    感染因素占第四位,包括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脓胞疹、败血症等,其发生机制是细菌及其毒素、病毒等引起红细胞破坏,发生溶血使胆红素生成过多,同时又抑制肝酶活力,使肝细胞结合胆红素能力下降,导致肝脏排泄功能障碍引起胆汁淤积加重黄疸。

    母乳性黄疸的病因至今尚未明确,目前认为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肠肝循环增加有关。母乳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或者酯酶抑制了葡萄糖醛酰基转移酶的活性。但目前尚缺乏母乳性黄疸的特异性诊断标准。此病因其预后一般良好,很少引起胆红素脑病,多无需特殊治疗。

    47.02%的患儿高胆病因由两种以上因素引起,单独任何一种病因都可能造成患儿的高胆红素血症,如果多种病因共同作用其程度势必加重,提示临床实际中对已发现多种病因患儿应该更密切监测胆红素动态变化,以防发生严重高胆红素血症。

    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常用的最为安全有效的方法。光照使血中未结合胆红素分子氧化、异构化,生成无毒的水溶性物质,经胆汁和尿液排出。本组资料显示,蓝光照射前胆红素平均水平为(275.21±40.81) μmol/L,照射后降至(165.04±38.97) μmol/L,经配对设计的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蓝光照射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平均退黄时间为(32.0±12.4) h,显示光疗对于迅速降低胆红素至安全水平是非常有效的。因此对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应及早给予蓝光照射。

    综上所述,积极处理孕期疾病,加强高危妊娠、高危分娩的监测,积极喂养并及时处理新生儿期并发疾病,可以有效地控制并减少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改善其预后。

    [参考文献]

    [1] 梁涛. 2005~2007年住院新生儿疾病谱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1):20-24.

    [2] 高平明,张水堂,麦智广,等. 佛山市52所医院新生儿疾病谱调查[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23(14):1080-1081.

    [3] 徐放生,周志轩,吴婉芳,等. 39 621例住院新生儿黄疸情况调查[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0,8(4):271-272.

    [4] 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 实用新生儿学[M]. 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69.

    [5] 丁晓华,吴珠明,郭宇,等. 358例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9):80-81.

    [6] Sune M J,Harris H. Management of early breast milk jaundice[J]. J Pediatr,1986,109:1229-1230.

    [7] 闫晋,陈建华,邱萍. 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高危围生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9,17(9):101-103.

    [8] 王雪梅,冯小明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799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