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3年第10期
编号:12692064
胸腔镜下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89例(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4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10期
     [摘要] 目的 总结多发肋骨骨折在胸腔镜下切开复位内固定的临床经验。 方法 回顾性总结本科2009年4月~2012年12月89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在胸腔镜下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治疗情况及效果。 结果 89例均取得满意治疗效果。全部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减轻,咳嗽、咳痰有力,呼吸功能明显改善。未发生死亡病例,也无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及取出内固定者。住院最短12 d,最长23 d,平均住院14 d。出院后均有随访复查,在2~3个月X线片或CT肋骨三维重建提示均为骨折线模糊或消失,也无骨不愈合现象,也无肋间神经痛。 结论 胸腔镜下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联合术后持续静脉镇痛,具有微创、探查彻底、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可作为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 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重点固定;持续静脉镇痛;听三角

    [中图分类号] R68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4(a)-0189-02
, http://www.100md.com
    胸部创伤约占全身创伤的1/4,在创伤死亡者中,约20%主要因胸部创伤所致[1]。多发性肋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胸部外伤,其治疗主要是止痛、保持呼吸道通畅、固定浮动胸壁和纠正呼吸循环障碍,预防和治疗肺部并发症[2]。近年来,手术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已被广泛应用,它不仅迅速缓解剧烈胸痛、改善排痰,而且在治疗顽固性低氧血症方面效果十分明显[3]。2009年4月~2012年12月本科对89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采取用胸腔镜下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持续静脉镇痛治疗,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9例中,男性52例,女性37例,年龄26~66岁,平均47.68岁。单侧多根多处骨折71例,双侧多根多处骨折18例;合并颅脑损伤10例,锁骨骨折8例,肩胛骨骨折7例,合并血气胸78例,肺挫伤71例,合并慢阻肺5例。
, http://www.100md.com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气内全身麻醉,有肺挫伤的患者为了避免患侧肺内分泌物、积血等在翻身后灌入对侧肺内,影响通气功能故采用双腔插管。取健侧卧位或平卧位患侧垫高(仅适用于前肋骨折),腋下加垫,尽量使术侧过伸。选择合适胸腔镜探查孔,一般选择腋中后线第7肋间(术后作为引流管孔),先进行胸腔内探查,修补可能并存的肺脏损伤,以及处理其他引起血胸的原因,接着在胸腔镜辅助下进行骨折切开复位固定。采用“听三角”切口,即在胸部后外侧,自肩胛下角内侧缘,斜行经肩胛下角下方,到腋后线处,取长10~15 cm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于深筋膜、胸壁肌层上游离上、下皮瓣,显露前锯肌及背阔肌上缘中、下部,听诊三角处切开。游离背阔肌,显露胸廓,在切口抵达肋骨表面后用手自上而下常规触摸肋骨,确定骨折部位、数量,全面评估需固定的肋骨数量和部位(重点固定第4~7肋骨)。暴露骨折断端,清除周围血凝块,切开骨折端两侧肋骨外侧面骨膜,再游离骨折端上、下缘,尽可能不打开壁层胸膜,不损伤肋间血管和神经。骨折断端相对平整的采用刚子肋骨钉固定,剥离骨膜游离骨折端后嵌入适当型号刚子钉,解剖复位;粉碎性骨折者或者在固定的部位有较大的负荷时,采用纯钛肋骨爪型接骨板,先拼入骨块复位,取相应型号的纯钛爪型接骨板置于骨折处,将接骨板爪扣于肋骨两侧缘,用专用钢板钳将接骨板爪紧扣于肋骨上,活动骨折断端,确定骨折处已经固定牢固。常规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打开壁层胸膜者用可吸收缝线间断缝合切口上下肋骨,缝合处要避开骨折固定部位。术后使用镇痛泵持续静脉镇痛3 d,必要时可适当延长。其中35例采用日本刚子可吸收肋骨钉(由Gunze Limited制造,珠海港康达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总代理,材料为聚左旋乳酸),31例采用常州华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纯钛肋骨爪型接骨板,23例同时采用上述两种固定器材。
, http://www.100md.com
    2 结果

    全部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减轻,咳嗽、咳痰有力,呼吸功能明显改善。有2例合并有颅脑损伤患者因年龄较大病情较重术后直接转送ICU使用呼吸机机械通气过渡,待病情稳定后再转普通病房,未发生死亡病例,也无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及取出内固定者。住院最短12 d,最长23 d,平均住院14 d。出院后均有随访复查,在2~3个月X线片或CT肋骨三维重建提示均为骨折线模糊或消失,也无骨不愈合现象,也无肋间神经痛。

    3 讨论

    3.1 发展现状

    多发性肋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胸部外伤,主要原因是交通和工伤事故,随着机械车辆的增多,发病率也逐渐增高,在临床中单纯肋骨骨折较少,一般均伴有合并伤,如创伤性湿肺(肺挫伤)、血胸、气胸甚至连枷胸,可危及生命,确切的肋骨固定是关键,它能稳定骨折断端,支撑和恢复胸廓的完整性,有效消除反常呼吸,促进肺组织良好膨胀,改善通气,减少肺部并发症[4]。以往多发肋骨骨折多采用加压包扎压迫、浮动胸壁牵引外固定、控制性机械通气等保守治疗,或者采用传统开胸手术固定法,这些方法都存在进一步加重创伤、病程长、并发症多、恢复慢等缺点。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胸腔镜下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已成为趋势[5],同时越来越倾向于操作简单微创化[6],特别适用于连枷胸和年老体弱患者。

    3.2 切口选择

    以往多采用传统的后外侧切口,取靠近骨折部位的中间位置,使切口既能兼顾上下肋骨固定的需要又便于在需要时入胸探查,但对于多处骨折相距较远者(>20 cm),此种切口必须分别取上下或前后多处切口,创伤较大,患者术后很长时间明显感觉术侧肩关节不同程度的活动受限和不适。通过临床实践,笔者认为采用听三角切口,因皮肤切口小,经肌间隙分离,不切断背部肌肉,术后疼痛轻,恢复快,而且在稍提肩胛骨的情况下,即可在胸腔镜辅助下或直视下完成第4~8肋骨腋中线至肩胛骨线范围内之骨折内固定,因此,该切口是处理多发性肋骨骨折的合理选择。, 百拇医药
------
    洪祎纯 张志锋 吴伟斌 曾贵青 韦武芝 吕文强 广东省揭阳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

    【摘要】目的总结多发肋骨骨折在胸腔镜下切开复位内固定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本科2009年4月~2012年12月89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在胸腔镜下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治疗情况及效果。结果 89例均取得满意治疗效果。全部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减轻,咳嗽、咳痰有力,呼吸功能明显改善。未发生死亡病例,也无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及取出内固定者。住院最短12d,最长23d,平均住院14d。出院后均有随访复查,在2~3个月X线片或CT肋骨三维重建提示均为骨折线模糊或消失,也无骨不愈合现象,也无肋间神经痛。结论胸腔镜下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联合术后持续静脉镇痛,具有微创、探查彻底、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可作为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 肋骨骨折 切开复位 内固定 重点固定 持续静脉镇痛 听三角

    【分类号】R687.3

    胸部创伤约占全身创伤的1/4,在创伤死亡者中,约20%主要因胸部创伤所致[1]。多发性肋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胸部外伤,其治疗主要是止痛、保持呼吸道通畅、固定浮动胸壁和纠正呼吸循环障碍,预防和治疗肺部并发症[2]。近年来,手术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已被广泛应用,它不仅迅速缓(洪祎纯 张志锋等)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