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3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2417431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手术麻醉管理
http://www.100md.com 2013年4月15日
第1页

    参见附件。

    徐传果 山东省泰安市妇幼保健院;

    【摘要】目的观察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新生儿插管与非插管全身麻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应用理论依据。方法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婴儿40例,年龄1~3个月,均分为氯胺酮组(K组)和插管组(E组),根据术前是否酸碱失衡分为正常者K1、E1组,异常者K2、E2组;监测麻醉诱导(T1)、手术切皮(T2)、出手术室(T3)时的BP、HR、ECG、SpO2、ETCO2。观察术中分泌物、术中屏气次数及术后烦躁例数行为学指标;监测麻醉诱导(T1)和出手术室(T3)时的血气。结果四亚组间T1、T2时刻MAP、HR、SpO2、ETCO2无统计学差异,T3时刻K2组较其他三亚组MAP、HR、SpO2均低,而ETCO2均高,ECG无异常出现。术中出现呼吸抑制,需要处理者K2组较其他三亚组均高。术后烦躁K2组明显多于其他三个亚组。结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麻醉选择全身麻醉,插管全身麻醉较非插管全身麻醉更安全。非酸碱失衡者,选择插管全身麻醉及非插管全身麻醉均可;但伴随酸碱失衡者,插管全身麻醉更安全。

    【关键词】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血压 呼吸 麻醉

    【分类号】R614

    目前关于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最佳治疗方法是采用幽门肌切开术,治程短、效果好。新生儿的特殊解剖和生理特征,及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疾病给患儿带来的病理生理变化,因此本研究对其不同的全身麻醉方式进行比较,探讨其安全、有效并适合本疾病患儿的麻醉方式,更好地减轻家庭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64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