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3年第34期 > 正文
编号:12400718
肺结核的影像诊断及活动性评价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2月5日
第1页

    参见附件。

    郭周中 武学成 杨正军 李刚毅 深圳市龙华新区慢性病防治中心;深圳市龙华新区观澜人民医院放射科;

    【摘要】目的分析肺结核的影像特征,探讨薄层CT对其活动性的评价。方法对2011年3月~2013年3月本院收集的97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影像学检查。根据患者的病变活动性情况将其分为活动组(69例)与非活动组(28例),比较两组结节、微结节、空洞、肿块、支气管异常等情况的差异。结果活动组患者常见的CT表现有,59例(85.51%)存在小叶中央性微结节,37例(53.62%)存在腺泡样微结节,31例(44.93%)存在未钙化结节,41例(59.42%)存在肺实变,42例(60.87%)存在支气管扩张,31例(44.93%)存在磨玻璃影,24例(34.78%)存在厚壁空洞,16例(23.19%)存在支气管壁不均匀增厚伴管腔狭窄;非活动组患者常见的CT表现有,21例(75.00%)存在小叶中央性微结节,19例(67.86%)存在腺泡样微结节,22例(78.57%)存在钙化性结节,17例(60.71%)存在支气管扩张,20例(71.43%)存在不规则线状影,13例(46.43%)存在瘢痕周围肺气肿,7例(25.00%)存在支气管壁均匀增厚伴管腔狭窄;两组除小叶中央性微结节及支气管扩张外,其他CT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灶多位于右肺上叶后段和尖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动性肺结核与非活动性肺结核具有相似的影像学表现,但两者也存在区别。利用薄层CT扫描仔细区分交互影响因素能准确区分活动性和非活动性肺结核。

    【关键词】 肺结核 影像诊断 活动性评价

    【分类号】R521

    临床诊断活动性肺结核主要依靠痰液抗酸杆菌涂片和培养以及影像学检查[1]。由于仅少部分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可在痰液样本中检出抗酸杆菌,初次影像学检查对活动性肺结核诊断的不确定性较高,因此,准确诊断活动性肺结核具有一定的临床难度[2]。本文对97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36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