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4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2465935
异甘草酸镁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效果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4年2月15日 熊延军 李东方 孙红
第1页

    参见附件(3319KB,3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异甘草酸镁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本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45例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异甘草酸镁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各项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91.30%(21/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64%(14/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0%(2/2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2/2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异甘草酸镁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效果显著,且药物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害;异甘草酸镁;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59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2(b)-0068-03

    药物性肝损害(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常见的非病毒性肝病之一,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药物越来越多的应用,对肝脏造成的损害逐渐增多[1],DILI仅排在病毒性肝炎以及脂肪性肝病之后,位居肝病的第三位,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危害[2]。本文探讨异甘草酸镁治疗DILI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45例抗结核DILI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3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0例,年龄18~65岁,平均(39.34±6.78)岁,病程1~6周,平均(2.35±1.22)周;对照组22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11例,年龄20~63岁,平均(38.64±6.52)岁,病程1~5周,平均(2.27±1.18)周。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3]

    ①所有患者入院时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急、慢性肝脏疾病 ......
------
    熊延军 李东方 孙红 安徽省胸科医院结核四科;

    【摘要】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45例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异甘草酸镁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各项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91.30%(21/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64%(14/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0%(2/2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2/2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效果显著,且药物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害 异甘草酸镁 临床效果

    【分类号】R595.3

    药物性肝损害(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常见的非病毒性肝病之一,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药物越来越多的应用,对肝脏造成的损害逐渐增多[1],DILI仅排在病毒性肝炎以及脂肪性肝病之后,位居肝病的第三位,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危害[2]。本文探讨异甘草酸镁治疗DILI的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319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