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4年第9期
编号:13134263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效果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3月25日 方莉伟 郭浩杰
第1页

    参见附件。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水平的比较(mg/L,x±s)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的比较

    两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出血现象,治疗组中2例有牙龈出血现象,继续观察治疗,未见明显出血直至治疗结束。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患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急性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之一,其治疗方法的选择一直是神经内科医师探讨的课题。超早期溶栓治疗也许能取得理想的疗效,但是由于医疗条件、患者的认识水平及医疗费用等因素的限制,仍有许多患者无法进行超早期溶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特别是近几年应用“双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已经得到许多大型研究证实,并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循证医学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3],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血小板活化是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进展、活动的重要病理基础[4],如何降低脑梗死亚急性期血小板活化程度对稳固斑块、预防血栓进展、促进血栓解聚有至关重要作用。

    血小板是一种多功能血细胞,在止血和病理血栓形成中有重要作用。正常情况下,血小板在血管内以分散方式在血管内流动。当血管出现损伤时,血小板可产生环氧化酶(COX-1)作用于花生四烯酸,促使其产生血栓素A2(TXA2)和前列腺素,TXA2刺激血小板发生黏附、聚集诱发血栓形成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