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4年第26期
编号:12642946
十年探索,铸成“孙氏手术”(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9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26期
     B型复杂型为胸主动脉夹层合并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或者主动脉弓部受累并合并下列任一情况:一、弓部瘤或直径>5 cm;二、2到3支以上的头臂血管受累;三、合并心内手术需要同期外科治疗;四、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

    孙立忠教授接着说:“尽管有人认为‘孙氏手术’在治疗主动脉夹层中是一种较激进的外科手段,但由于其能降低再次手术干预的发生率和避免主动脉相关事件的发生等优点,近些年来,已逐渐得到国内外同行的认同;而单纯升主动脉替换或部分弓置换的患者15%~30%会在10年后由于主动脉扩张或破裂、夹层进行性发展等需要再次手术。同时,由于我国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平均年龄要远低于欧美国家——依照IRAD的数据,欧美国家的平均年龄为63岁,而我国的患者青壮年居多——对预期寿命长的复杂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孙氏手术’,应该是最优的选择。”

    谈到“孙氏手术”的过程,孙立忠教授简要解析说,手术开始后,动脉泵管常规采用单泵双管。主要采用右腋动脉、右房进行体外循环,经右上肺静脉插左心引流管,开始体外循环,全身降温。阻断升主动脉,经左、右冠状动脉开口灌注冷血心脏停跳液保护心肌。降温期间完成近心端操作,如主动脉瓣置换或成形、主动脉窦及主动脉根部手术等。当鼻咽温度降至18℃至25℃时,阻断头臂血管后利用右腋动脉进行低流量选择性脑灌注。剖开主动脉弓,横断头臂血管,左锁骨下动脉予以缝闭。将直径24~30 mm的支架型人工血管插入降主动脉真腔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6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