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5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2627201
干扰素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1)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5年第1期
     [摘要] 目的 观察干扰素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2011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病毒性肺炎患儿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干扰素α1b及氨溴索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雾化吸入。 结果 观察组退热及咳嗽、喘憋、啰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87.8%)(P<0.05)。治疗后,两组的CD3+、CD4+细胞及IL-2 水平均上升,CD8+细胞均下降(P<0.05),但两组治疗后的上述免疫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干扰素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效果良好,且较为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干扰素;氨溴索;雾化吸入;小儿;病毒性肺炎

    [中图分类号] R72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5)1(a)-0091-03

    病毒性肺炎在6个月~3岁的婴幼儿中发病率较高,导致间质性炎症的发生,甚至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1-2]。我国每年约有3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于肺炎,占婴儿全部病死率的23.9%,是造成婴儿死亡的第1位原因,其中病毒性肺炎在临床上的比例近年来呈不断上升趋势[3]。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病毒变异频繁,目前并无特效抗病毒药物[4]。本院采用干扰素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90例,效果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病毒性肺炎患儿180例,男104例,女76例;年龄3个月~3岁,平均(15.8±9.6)个月。所有患儿的诊断均依据《实用儿科学》规定的小儿病毒性肺炎诊断标准[5],均有发热、咳嗽、喘憋、气促及肺部湿啰音等,肺部X线检查可见双肺纹理增粗,并散在点片状的阴影。入选患儿发热、咳嗽病程均在72 h内,期间未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入院后,抽取患儿静脉血,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病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3型(ADV-3)、ADV-7]抗体,IgM 抗体呈阳性者入选本研究。排除标准:过敏体质者;伴有其他严重疾病者,如严重肝、肾功能损害等;有癫痫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加强护理,改善通气、吸氧、祛痰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气泵(德国百瑞有限公司)雾化吸入干扰素α1b 1.5 μg/kg(北京三元基因工程有限公司,批号:S20040040),氨溴索7.5 mg(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批号:H20080296),加入0.9%氯化钠溶液2 ml,2次/d,连续3~5 d。对照组雾化吸入利巴韦林(上海福达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9166)15 mg/k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 ml,2次/d。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②临床疗效:治愈为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咳嗽、咳痰等明显好转,肺部X线检查正常;显效为患儿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咳嗽、咳痰等减轻,肺部X线阴影有所消失;无效为患儿的临床症状未见好转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治愈+显效)例数/总例数×100%。③免疫学检测:对患儿进行采血5 ml,分离样本外周血淋巴细胞,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率;IL-2含量测定采用ELISA,试剂盒由上海沪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④安全性评价: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的退热及咳嗽、喘憋、啰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的较(d,x±s)

    2.2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8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χ2=4.96,*P=0.026

    2.3 两组治疗前后相关免疫指标变化的比较

    治疗后,两组的相关免疫指标(CD3+、CD4+、CD8+及IL-2)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免疫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相关免疫指标变化的比较(x±s)

    2.4 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在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出现3例食欲下降,2例恶心呕吐,对照组出现4例食欲下降,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P=0.733)。两组均未见其他严重不良反应。

    3 讨论

    小儿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其中小儿重症肺炎起病急、病情凶险,常导致呼吸衰竭及多器官功能受损,甚至死亡[6]。研究表明,90%以上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由病毒引起,而下呼吸道感染病毒占病原体的50%以上,临床最多见的病原体是RSV,其次为ADV及副流感病毒[7]。

    目前针对病毒感染在临床上尚未有特异性的治疗方法。干扰素是一种由多种细胞产生的可溶性糖蛋白,具有广泛的抗病毒、抗肿瘤及免疫调节作用,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后产生很好的抗病毒作用[8-9]。干扰素α1b是中国第一个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工程一类新药,是源自中国的一个干扰素亚型,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经压缩雾化吸入后,在机体内可直接沉降分布进入气管、肺的各个组织中,进而提高呼吸道分泌物中干扰素的浓度,增强抗病毒作用[10]。氨溴索具有溶解呼吸道分泌物及促进黏液排除的作用,还能够刺激肺泡细胞,增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及分泌,降低肺泡表面的张力,维持肺泡的稳定性,调节肺泡的正常运动,进而使患儿的呼吸功能恢复,患儿的咳嗽,气促等症状得到改善[11]。本研究中将氨溴索与干扰素联合应用,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96.7%,明显高于对照组(87.8%)(P<0.05),且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获得改善所用时间也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因此,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与单用利巴韦林相比,干扰素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的效果更明显。 (刘鹏)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