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5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2627184
优质护理对腹腔镜子宫全切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1)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5年第1期
     [摘要]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腹腔镜子宫全切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方法 选取72例行腹腔镜子宫全切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症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术后疾病好转时间和住院时间。 结果 实验组的下肢肿胀、下肢发热、浅静脉曲张、Homans征阳性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病率为2.7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手术后好转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针对患者子宫全切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优质护理可有效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关键词] 子宫全切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优质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5)1(a)-0158-03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子宫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表现为下肢肿胀、持续疼痛、下蹲疼痛加剧、活动受限等。DVT一旦形成,可引起相关器官的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因栓子脱落并发肺栓塞而危及生命[1-3]。本病目前通过手术或药物治疗虽能取得一定效果,但患者满意度较低。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及时地预防DVT,大大降低其发生率,可起到防重于治的效果,是临床护理的一大努力方向。本研究选择本院的72例行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优质护理对腹腔镜子宫全切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72例子宫全切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实验组的年龄为36~59岁,平均(51.28±8.31)岁;发病时间6~16 d;文化程度:大学20例,中学16例。对照组的年龄为37~58岁,平均(50.76±7.86)岁;发病时间7~18 d;文化程度:大学18例,中学18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腹部手术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和预防措施,具体内容如下。①肢体锻炼:护理人员于术后4 h开始协助患者在床上做下肢伸屈运动,如内收外展动作、足背屈、膝关节的伸屈、抬腿等,此后每2小时协助患者翻身及做下肢伸屈运动和腓肠肌按摩,术后6 h内协助产妇每小时抬臀1次。对术后24 h不能活动者可鼓励其做深呼吸,适当采用循环减压弹力袜等机械方法进行锻炼。②卧位护理:术后6 h内每2小时将床头升高约5°,逐步将床头升高至45°,通过此措施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及治疗效果。术后短时间内,患者不宜过多活动,包括频率及幅度等。由于患者的生理调节功能还未恢复正常,以至于应激和感觉反应都受到一定影响,因此采用半坐卧位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③重视主诉和密切关注病情:在DVT出现前,护理人员要重视患者的主诉,密切观察患者双下肢有无色泽改变、水肿、浅静脉怒张和肌肉有无深压痛,必要时测量两侧下肢的周径,若发现两侧下肢周径相差 0.5 cm 以上时,应及时通知主管医师。术后护理人员应每30分钟监测1次呼吸、心率、血压,并记录。等生命体征平稳后,每小时观察并记录1次。DVT发生后,患者的皮肤温度和血液循环情况均会出现变化,因此护理人员在术后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皮肤温度及皮肤苍白、厥冷等情况,当皮肤出现发绀、花斑时,应及时采取保暖措施,保持室温在20℃以上,必要时对肢体进行湿热敷,以缓解血管痉挛。④饮食护理:患者术后排气阶段宜进流质饮食,待患者排气后,逐步恢复正常饮食,吸烟者劝其戒烟。患者应进食高维生素、高蛋白、高膳食纤维、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多饮水,多吃蔬菜,以保持大便通畅。⑤心理护理:加强心理护理,做好术前健康宣教,对患者讲解术后易发生DVT的原因和后果,以引起患者重视,提前做好预防措施。本病起病急,并伴有低热、部分活动受限等症状,且住院时间较长,易使患者产生焦虑、紧张和急躁的心理,因此应加强健康教育,耐心解释,使患者及家属消除思想顾虑,增强患者治疗和战胜疾病的信心,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从而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最终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1.3 DVT诊断标准

    发病急骤,患肢胀痛或剧痛,股三角区或小腿有明显压痛;患肢广泛性肿胀;患肢皮肤呈暗红色,皮温升高;患肢广泛性浅静脉曲张;Homans征阳性;具备上述5项中的2项或2项以上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静脉主干阻塞或狭窄,血管腔内充盈缺损,探头加压时,含血栓的静脉不能被压迫并可见其密度升高即可确诊[4]。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疼痛、下肢肿胀、下肢发热、浅静脉曲张、Homans征阳性率、DVT发生率,好转时间(患者生命体征稳定,能自理),住院时间。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疼痛、下肢肿胀、下肢发热、浅静脉曲张、Homans征阳性发生率的比较

    实验组发生疼痛2例(5.56%)、下肢肿胀1例(2.78%)、下肢发热1例(2.78%)、浅静脉曲张1例(2.78%)、Homans征阳性1例(2.78%)。对照组发生疼痛11例(30.55%)、下肢肿胀6例(16.67%)、下肢发热7例(19.44%)、浅静脉曲张6例(16.67%)、Homans征阳性6例(16.67%),两组的下肢肿胀、浅静脉曲张、Homans征阳性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P=0.04);两组的下肢发热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6,P=0.02);两组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7,P<0.01)。 (屈新云)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