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5年第16期 > 正文
编号:12600656
利伐沙班治疗妇产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及对D—二聚体的影响(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6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5年第16期
     1.3 疗效评定

    根据抗凝疗效标准[3]评定如下。显效:患肢症状消失,肢体周径差异无变化,彩超提示血栓消失;有效:患肢症状明显好转,肢体周径差明显缩小,彩超提示血栓附壁;无效:患肢症状无变化、肢体周径差无缓解或加重,彩超提示新生血栓形成、血流不畅。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处理相关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比较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2%,高于对照组的73.8%;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其中不良反应有眼底出血、皮下黏膜出血、牙龈出血、经期出血增多,所有症状停药或药物减量后好转。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比较[n(%)]

    2.2 两组D-二聚体、INR及下肢周径差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D-二聚体、INR、下肢周径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D-二聚体、INR、下肢周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8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