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6年第21期 > 正文
编号:12959249
静脉溶栓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3)
http://www.100md.com 2016年7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6年第21期
     2.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联合组溶栓24 h后的凝血酶原时间较常规组延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1,P<0.05)。两组的溶栓后血小板计数<100×109/L、溶栓24 h出血事件(联合组和常规组均为轻微出血,包括牙龈少许出血及口腔黏膜出血),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联合组未增加出血风险。

    3讨论

    血小板活化和聚集在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也是导致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S)的直接原因,因此抗血小板治疗贯穿冠心病治疗的始终。目前,临床常用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均是在上游抑制血小板活化,而血小板膜蛋白(GP)Ⅱb/Ⅲa抑制剂(GPI)作用在血小板聚集的最后环节,是最强的血小板药物。作为一种非肽类小分子GPI,替罗非班在ACS及PCI的患者中积累了大量临床证据,并在我国临床中被广泛应用[6-8]。研究[9-10]表明,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早期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83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