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7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3011422
低分子肝素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效果(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7年第3期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产妇产时有白细胞上升、发热,或胎膜早破症状;患儿有出血倾向、休克及黄疽、肝脾肿大等症状;血常规显示血小板、白细胞发生异常;细菌培养结果为阳性;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在8 h内提高。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委员会标准,患儿家属均知情同意。

    1.2.2排除标准 出生28 d后的患儿。

    1.3方法

    对照组患儿均实施传统抗生素治疗,应用头孢哌酮钠(广东万健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3035)50~200 mg/kg,静脉注射,2~4次/d。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低分子肝素(深圳赛保尔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l91)治疗,40 U/(kg·次),皮下注射,2次/d。7 d为1个疗程。

    1.4疗效评价标准

    健康者标准: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0.5 μg/L;CRP为0.068~8.200 mg/L,中位值0.580 mg/L。治疗7 d后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愈:体温恢复正常范围,临床表现恢复正常健康状态,面色红润,体重显著上升;显效:体温明显降低,临床表现有一定好转,体重有一定增加;有效:体温小幅度降低,精神状态得到一定改善;无效:临床表现未改善或进一步恶化[3]。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系统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8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