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7年第15期 > 正文
编号:13049733
固本止崩汤结合针灸治疗气虚型崩漏的效果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5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7年第15期
     在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下,选择我院中医科2014年11月~2016年8月门诊就诊的气虚型崩漏患者。诊断标准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2]。排除有其他严重心、肝、肾以及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等躯体疾患者。共60例患者,所有患者年龄 17~48岁,平均(37.5±2.8)岁,病程2周~3个月。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组:予固本止崩汤加减(黄芪30 g,党参20 g,白术20 g,熟地20 g,升麻10 g,海螵蛸30 g)。兼肾阳虚者加用杜仲10 g,肉桂3 g(后下),兼肾阴虚者加用女贞子15 g,旱莲草15 g,兼血热者加用黄芩10 g,地榆10 g,兼血瘀者加用蒲黄10 g,五灵脂10 g。日1剂,煎成200 ml口服。期间配合针灸治疗,取穴隐白、中极、三阴交、关元。常规皮肤消毒,根据穴位选取1.5、2寸针灸针,快速刺入皮肤,针刺后有柔和酸胀感、温热感为宜。施捻转补泻法,以补为主。艾条温和灸以上穴位10 min,以局部有温热感为宜,每日1次,共7 d。对照组:予安宫黄体酮8 mg口服,每8小时1次,每3天减1/3量,共9 d后停药。

    1.3 观察指标

    用药期间及治疗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等进行详细记录及分析评估。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3]拟定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7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