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7年第22期
编号:13087595
心理治疗对改善产后抑郁发作患者人际关系的效果评价(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8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22期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治疗。①评估阶段:参与心理治疗的医护人员应熟悉患者的病史,详细了解患者的人际生活,列出患者过去和现在的人际关系清单,治疗师与患者共同领悟与抑郁相关的冲突,共同讨论冲突事件的发生,帮助患者认识导致其患病的人际间和社会领域中的冲突,鼓励其接受患者角色。同时还要详细了解患者发病的相关刺激及固有的刺激,对影响患者行为的生理功能、自我概念、角色功能、相互依赖进行评估,从而改善患者由于不理性的信念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和行为模式,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6]。②心理治疗干预阶段:此阶段由专业的心理治疗师、医师、护师或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谈话,每周2次,每次30 min,对患者运用心理认知行为疗法,让患者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让患者明确自己的挫败、抱怨等情绪是较常见的,以帮助患者反省内心不合理的信念,让患者变得更加理性,从而改善患者由于不理性的信念所产生的不良情绪反应和行为模式[7]。指导患者学习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让患者承认现实生活中存在各种矛盾和冲突,学会应对机制,帮助患者巩固和发展与同事、朋友、亲友间的良好人际关系。要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和疾病的症状,需要的帮助以及求助对象。心理治疗师、医师、护师或责任护士要根据患者反应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及解决和应对的方法。③评价阶段:此阶段主要是对患者心理治疗干预目标的实现程度、治疗效果进行主观和客观的评价。主观评价主要是通过收集到的患者资料及医务人员在治疗、护理和心理治疗干预过程中所观察、感受到的患者的變化来进行分析评价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2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