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7年第23期
编号:13084745
延时10 min观察对定向药透仪皮试结果准确性的影响(3)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8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23期
     [參考文献]

    [1]张燕,张春红,刘聿秀,等.快速过敏皮试仪结果观察时间的讨论[J].护理管理杂志,2012,17(8):602-603.

    [2]顾春联,徐立芳,肖秀华.快速过敏皮试仪在临床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3(3):212-213.

    [3]李向英,李向青,冯朝晖.加强门诊皮肤过敏试验的环节管理[J].护理管理杂志,2013,24(5):356-357.

    [4]杨丽娟,吴歌,韩铭,等.86例药物过敏反应的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1,24(1):65-66.

    [5]张宇,姚煦.Allergin-1在过敏性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2013,39(2):95-97.

    [6]贺学荣,何川,龚建平.肥大细胞激活机制与变态反应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14,43(9):1139-1141.

    [7]朱海宁,张迪,黄猛,等.肥大细胞对针灸治疗过程中的物理刺激的敏感性机制研究[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52(5):681-687.

    [8]张燕,刘聿秀,崔锦美,等.快速过敏皮试仪观察试验结果最佳时间的研究[J].护理学报,2011,8(10A):63-65.

    [10]王艳艳,孙晓萍,逄海峰,等.快速过敏皮试仪在儿科的临床应用及观察[J].北方药学,2013,10(9):124-125.

    [11]魏福玲,邵爱琴,刘晓晨.快速过敏皮试仪的应用进展[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5):172-173.

    [12]陈霞.快速过敏皮试仪皮试法在儿科门诊输液室的应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2,23(11):1369-1370.

    [13]章应娴.头孢替安皮试液配制浓度改进探讨[J].安徽医药,2013,17(2):342-343.

    [14]胡京晶,刘建涛,于岩伟.快速过敏皮试仪在临床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0,8(12):136.

    [15]廖莉,文香,李芹.76例药物过敏性休克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3,42(12):1355-1356.

    [16]刘祉莉,沃红缨,陈萍.头孢菌素抗菌药物皮肤过敏试验现状的医疗风险分析[J].中国药房,2014,25(33):3087-3089.

    [17]章映娴.头孢替安皮试液配制浓度改进探讨[J].安徽医药,2013,17(2):342-343.

    [18]栾嵘,朱婧,翟所迪.基于化学结构分析头孢曲松的皮肤试验问题[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4,16(2):68-70.

    [19]韩梅,宋志勇,刘海净.基于药品说明书分析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皮肤过敏试验[J].中国药房,2013,24(22):2098-2100.

    [20]商照国,刘红月,丁哲,等.头孢类抗菌药物皮试问卷的调查与分析[J].抗感染杂志,2014,11(2):144-146.

    [21]黄毅婷,阳丽梅,黄旭慧.158例青霉素皮试阴性致过敏反应的文献分析[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5,15(4):294.

    (收稿日期:2017-05-19 本文编辑:马 越), http://www.100md.com(黄玉凤 刘义秀)
上一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