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7年第26期
编号:13107743
低频脉冲电流刺激结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效果评价(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9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26期
     1.2方法

    给予针刺组患者常规穴位针刺和电针治疗,具体如下。①取穴:治疗以百会穴、风池穴、风府穴、太冲穴、曲池穴、合谷穴、外关穴、迎香穴、列缺穴、翳风穴、太阳穴、阳白穴、地仓穴、颊车穴等穴位为主穴,具体取穴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加减。②操作:患者取卧位,常规消毒后,使用毫针对相应的穴位进行针刺,进针后停顿,待得气后进行捻转,平补凭泻,根据患者所能忍受的酸胀程度调节针感[6]。完成针刺后,连接G6805治疗仪(中国青岛鑫升实业有限公司),第1组输出线分别接地仓穴和颊车穴,第2组输出线分别接阳白穴和太阳穴,断续波通电,调节电流的强度,以能引起患者的面部肌肉收缩,而且患者耐受能力为依据进行调整[7]。治疗1次/d,每次治疗时间20 min,疗程为30 d。

    联合组患者在针刺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低频脉冲电流刺激治疗,选择低频脉冲电治疗仪(德国菲滋曼公司,型号:PHYSIOMED EXPERT)进行治疗,操作如下:先将4个规格合适的电极片分别放置于患侧的面神经总支以及上、中、下支,接上输出线,根据电诊断结果,选择合适的波宽,通断比为1∶5,调节电流强度,具体的强度调节根据患者的耐受能力为准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8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