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7年第36期
编号:13206582
中药灌肠结合雷火灸治疗迁延难愈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2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36期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单一中药灌肠治疗,具体措施如下:方药组成:穿山甲5 g、三棱15 g、莪术15 g、赤芍15 g、元胡15 g、当归20 g、败酱草20 g、红藤20 g、丹参20 g。用水煎至100 ml,待药液温度冷却至42℃左右时将药液装入灌肠带中,并将其悬挂于输液架上。用法如下:指导患者排空大小便,并有效清洁肠道之后取左侧卧位,将肛管插入肛门10~15 cm,并将药液滴速控制在60~80滴/min,尽可能控制在30 min内滴注完全。1次/d。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雷火灸治疗,方法如下:施灸部位为两侧少腹部,距离皮肤2 cm,两侧各8 min。每次来回灸10次后停下,并用手动作轻柔的按揉施灸部位1次。完成后选定任脉,于神阙位置始至曲骨位置终来回施灸,每灸10次后亦用手按揉1次,5 min/次。配穴:曲骨、关元、气海、维胞(双侧)、归来(双侧)。距皮肤1 cm雀啄灸,每穴灸28次,每灸7次后用手按揉1次。施灸过程中应灸至皮肤发红,深部组织发热为佳。1次/d。1个疗程为20 d,经期停止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1.3.1 中医症候评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8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