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8年第20期
编号:13289031
子宫内膜癌合并子宫肌瘤疾病的临床病理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7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20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子宫内膜癌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作为A组,再随机选取单纯的子宫内膜癌患者60例作为B组进行研究。比较两组的肿瘤组织病理分级和手术病理分期,孕激素受体(PR)、雌激素受体(ER)、腹腔积液细胞学、病理类型及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组织病理分级和手术病理分期依据2009年国际妇产科联盟标准。A组年龄20.5岁~50.1岁,平均(39.8±0.5)岁;B组年龄22.6~52.9岁,平均(41.9±1.0岁)。两组的表现为异常阴道出血或排液。A组14例未生育,7例有痛经症状,39例绝经者;B组16例未生育,6例有痛经症状,38例绝经者。两组的年龄、绝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根据术前肿瘤细胞分级和临床分期,并结合患者身体状况、年龄、有无出现内科并发症等状况实施相应的手术方法:双附件切除、腹主动脉旁及盆腔淋巴结切除、子宫筋膜外全切[5-7]。

    1.3观察指标

    记录并比较两组的肿瘤病理组织分级、肿瘤手术病理分期、孕激素受体(PR)、雌激素受体(ER)、腹腔积液细胞学、病理类型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8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