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8年第23期
编号:13282305
痤疮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的研究进展(3)
http://www.100md.com 2018年8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23期
     2.3.4穴位埋线 穴位埋线是根据针灸循经取穴的原理,将羊肠线埋于穴位,经过缓慢吸收、持久刺激而达到治疗目的。羊肠线在体内需15~20 d 被吸收,可以产生较一般针刺更强烈持久的针刺效应,起到通其经脉、调其气血、和其脏腑、平衡阴阳的作用[22]。达到“深纳而久留之,以治顽疾”的效果。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羊肠线作为异体蛋白埋于体内成为抗原,能激发人体免疫反应,调节人体内分泌功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23]。

    应为红[24]将240例冲任失调型痤疮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以穴位埋线为治疗手段(取穴关元、三阴交、曲池、足三里、肝俞),对照组口服盐酸米诺环素。治疗后和结束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对皮疹的治疗及巩固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王光安[25]利用穴位埋线治疗痤疮66例,选取肺俞、膈俞、脾俞、胃俞。与口服抗生素组进行疗效对比观察。埋线组有效率为98.48%,明显优于药物组。庞开云等[26]采取穴位埋线治疗血瘀痰凝型痤疮60例。主穴:双侧丰隆、足三里、血海、曲池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87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