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9年第5期
编号:13322932
高度近视患者视力水平、弧形斑面积及眼轴长度与黄斑病变的关系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9年2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5期
     [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高度近视患者的视力水平、弧形斑面积及眼轴长度与黄斑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高度近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且均行高度近视眼底病变的确定、弧形斑形态观察和计算、弧形斑类型检测,分析患者视力水平、弧形斑面积及眼轴长度与黄斑病变的关系。结果 显示视力与黄斑病变成负相关(r=-0.597),视力水平越低,黄斑病变越严重;弧形斑面积越大,其黄斑病变越严重,两者成正相关(r=0.611);眼轴长度越大,其黄斑病变越严重,两者成正相关(r=0.5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度近视患者视力水平、弧形斑面积及眼轴长度与黄斑病变成明显的相关性,其可以作为评估、分析、预防高度近视黄斑病变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高度近视;弧形斑;黄斑病变;相关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 R778.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9)2(b)-0156-03

    高度近视为近视度数在400~600度以上,有眼轴延长、眼底的视网膜改变及脉络膜萎缩等退行性病变所引起的屈光不正,其发病机制与一般近视有明显差异,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在学龄期出现近视,且度数进行性增加,眼底及视网膜等病变逐年加重,并可能引起各种并发症发生[1]。高度近视患病率为1%~2%,是世界第5位永久性致盲疾病,早期可因为近视眼的巩膜结构发生变化,导致巩膜后极硬度降低和巩膜胶原代谢发生障碍,随着疾病发展及并发症的发生,会出现致盲情况[2]。而对高度近视患者来说,黄斑病变是引起致盲的主要因素,因此对黄斑病变进行早期诊断及预防十分重要,本研究分析高度近视患者视力水平、弧形斑面积及眼轴长度与黄斑病变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高度近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3例,女47例;年龄28~51岁,平均(39.84±3.22)岁;屈光度-6 D~ -26 D,平均-(14.35±2.46)D;眼轴20~45 mm,平均(28.46±2.44)mm;矫正视力0.02~1.0°,平均(0.45±0.08)°;病程8~35个月,平均(18.56±3.22)个月。纳入标准:①患者经影像学、眼底照、眼底镜检查,发现视盘周围可见萎缩弧;②患者均符合高度近视的临床诊断标准;③均自愿加入本研究。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玻璃体混浊、严重白内障、角膜白斑等屈光间质混浊而影响观察患者;②有抵触情绪患者;③近视性牵引性黄斑病变、角膜屈光性手术患者;④视网膜色素变性、老年性黄斑变性;⑤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葡萄膜炎、严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⑥可引起黄斑部病变的其他眼病患者。

    1.2方法

    高度近视眼底病变、眼轴长度的确定:在对患者ICGA检查时,需用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机(德国海德堡公司)进行检查,主要分析患者OCT图像、眼底血管造影、眼轴长度、矫正视力、屈光度、裸眼视力以及眼部病史等情况。同时还需严格记录黄斑出血、Fuchs斑、脉络膜新生血管、漆样裂纹改变等眼底病变情况[3]。

    弧形斑面积:用Topcon 3D邻域OCT采集眼底图像,并利用专业的软件图像,进行长度、面积测量:①需测量白色脉络膜萎缩弧面积、近视弧面积A、视盘面积,并计算弧面积比[白色脉络膜萎缩弧/近视弧面积(近视弧面积A-视盘面积)]、盘弧面积比(视盘面积/近视弧面积A);②计算出盘弧水平直线比(视盘的宽度/近视弧最大宽度),测量视盘宽度、近视弧最大宽度(包含视盘的宽度),利用软件升级版(TOPOCON OCT 1000系统)分析9个区域,即3 mm~6 mm环、1 mm~3 mm环、1 mm中间环的上、下、鼻、颞侧9个区域,在检测时,扫描长度需控制在6.0 mm×6.0 mm间。与此同时,对每个区域的中心视网膜厚度值、体积平均值、视网膜厚度以及6 mm环内视网膜体积总值[4]。

    1.3观察指标

    分析患者视力水平、弧形斑面积及眼轴长度与黄斑病变的关系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对高度近视患者的视力水平、弧形斑面积、眼轴长度与黄斑病变的相关性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视力与黄斑病变的关系

    视力与黄斑病变成负相关性,视力水平越低,黄斑病变越严重(表1)。

    2.2黄斑病变与弧形斑面积的关系

    弧形斑面积越大,其黄斑病变越严重,两者成正相关(表2)。

    2.3黄斑病变与眼轴的关系

    眼轴长度越大,其黄斑病变越严重,两者成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3讨论

    高度近视又称之为变性近视、进行性近视、病理性近视,早期可因为近视度数加深,眼轴可呈进行性延长状态,且可发生视网膜脉络膜退行性病变,引起球后段扩张,严重时,可影响视力情况[5]。根据眼底造影结果,发现其可分为6类,即高度近视性黄斑裂孔、高度近视性黄斑萎缩、高度近视性Fuchs斑、漆裂纹性黄斑出血、新生血管性高度近视黄斑病变、漆样裂纹性黄斑病变[6],其中最为常见、典型的病变为漆裂纹性黄斑病变,且大部分发生于后极部[7]。随着疾病的深入研究,还发现随着疾病的恶化,漆裂纹或附近可出现新生血管,若干预不及时,可加重视力的损害,引起Fuchs斑,严重时,可出现视网膜萎缩、脉络膜,引起视力不可逆损伤[8-9]。目前常用药物、激光、后巩膜加固术治疗,其能防止、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延缓近视的发展,阻止眼轴的延长,同时激光治疗能对脉络膜新生血管进行针对性治疗,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萎缩斑、新生血管、出血患者,还需用综合性治疗[10-12]。, http://www.100md.com(段松岚 杜冬菊 李耀庭)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