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9年第18期
编号:13421250
基于聚类分析的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分布规律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6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18期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广州市正骨医院门诊就诊的216例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0例,女206例;年龄51~84岁,平均(67.05±5.46)岁。

    1.2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诊断标准 参照WHO推荐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2006)[4],即以骨密度(BMD)测量为基础,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测量腰1~4椎体正位BMD,用T值表示,T值=(测定值-骨峰值)/正常成人的标准差。T值≥-1.0为正常;-2.5
    1.2.2纳入标准 符合诊断标准并知情同意配合调查者;年龄>50岁。

    1.2.3排除标准 不符合诊断标准者;脆性骨折需立即住院手术者;合并其他系统严重疾病需其他科室诊治者;精神病史,不能配合调查者;资料不全或不合作者。

    1.3研究方法

    1.3.1制定信息采集表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5]中有关骨质疏松症的症候资料及《中医证候规范》[6]中各常见证型症候资料,经专家组讨论挑选常见临床条目拟定采集表。

    1.3.2信息采集质量控制 采集人员培训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1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