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9年第19期
编号:13419854
他汀类药物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应用的效果(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7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19期
     1.3观察指标

    對两组患者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及介入情况进行统计记录,并进行相关的分析及评价。①再灌注心律失常情况通过心电监测观察进行统计,主要分为室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以及室性早搏等。②介入情况主要包括植入支架个数、支架直径及球囊扩张时间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介入情况的比较

    2.2两组患者再灌注心律失常总发生率的比较

    3讨论

    3.1他汀类药物的治疗机制

    由于他汀类药物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应的调脂作用,因此对于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及死亡率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3]。此外,相关研究显示,在具备一定程度的调脂作用的同时,他汀类药物还被称为多向性效应药物[4]。通过相关研究,他汀类药物除调脂作用外的相关效果逐渐被开发,抗心律失常就是其中一种效果。大量动物实验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控制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方面,他汀类药物的效果十分显著[5]。相关学者将大鼠分为对照组与他汀组[6],对两组大鼠进行相同时间的常规治疗与他汀类药物治疗后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1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