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9年第22期
编号:13414757
有限元分析在桡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3)
http://www.100md.com 2019年8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22期
     综上所述,桡骨远端骨折传统夹板固定体系的稳定性及整体性相对较好,且在腕关节受力存在差异的条件下,能有效降低手术后内固定物松动及再移位等并发症发生率[14]。同时传统杉树皮夹板设计与桡骨远端的解剖结构具备更高的匹配度,在治疗时不用过度塑形处理接夹板。因此,这种方式对不稳定性骨折及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是非常适用的[15]。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接受此种固定系统治疗后,骨折复位后虽然骨折块并不具备强有力的支撑,但由于传统夹板固定系统具备避免剥离骨折端软组织及破坏血运,并具备较强的整体性及稳定性,因此传统杉树皮夹板固定可以有效固定患者的骨折部位。

    [参考文献]

    [1]岳肖华,李晏乐,程灏,等.尺骨茎突骨折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力学分析[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8,26(10):6-9.

    [2]赵文海.《中医伤科学》[M].上海:上海医学技术出版社,2006.

    [3]姜昆,陶宝琛,魏成建.小夹板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有限元分析[J].医用生物力学,2018,33(3):206-211.

    [4]陶宝琛,姜昆,郑斌,等.智能气囊小夹板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关节内骨折的三维有限元分析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4):1856-1859.

    [5]陶宝琛,魏成建,白杨.三维有限元分析在桡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进展[J].山东中医杂志,2016,35(7):659-662.

    [6]何剑颖,吴小辉,舒勇,等.冲击载荷作用下腕部损伤的有限元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3(12):1112-1116.

    [7]李川,徐永清,颜翼,等.镍钛记忆合金腕骨三角融合器有限元分析[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2,9(6):132-135.

    [8]吕维加,朱立军,倪国新,等.不同固定方法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离体生物力学评估[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6,11(3):208-211.

    [9]魏成建,陶寶琛,张满臣,等.动力气囊压垫纠正桡骨远端AO C3.1型骨折残余侧方移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J].医用生物力学,2018,33(1):13-17.

    [10]丁国正,徐宏光,王弘,等.桡骨远端骨折锁定钢板固定的有限元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12(5):233-235.

    [11]朱海波,朱建民,马南,等.基于软骨和韧带的全腕关节有限元模型建立和舟状骨生物力学研究[J].上海医学,2014,9(7):155-158.

    [12]刘雄,吴卫东,荀福兴,等.不同长度锁钉固定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生物力学比较[J].医用生物力学,2014,7(2):93-96.

    [13]余建,朱建民,张银网,等.上胫腓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对两型关节脱位的生物力学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外科,2014,14(1):198-201.

    [14]郭杨,马勇,王雨辰,等.塑形纸质支架夹板的生物力学测试与分析[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4,12(1):143-145.

    [15]张浩,朱建民,马南,等.腕关节有限元骨性建模及力学分析[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7(1):89-92.

    (收稿日期:2018-12-26 本文编辑:刘克明), 百拇医药(屈任伸 梁锦成 黄彬铖)
上一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