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2017
编号:13835961
60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3)
http://www.100md.com 2020年6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2017
     IC是由多種因素引发部分结肠供血不充足或血液回流受阻所出现的一种缺血性疾病,其临床症状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较为困难,误诊率高[3]。本研究结果显示,IC好发于50岁及以上中老年患者(83.33%),平均年龄为(61.53±12.57)岁,男女比例1∶2.16,与前期报道基本一致[4]。本研究选取3例<40岁的青年患者病例,最小年龄为30岁。近年来研究报道,年轻IC患者越来越多[5-6],发病原因可能与血管炎、凝血功能障碍、使用可卡因等药物和各种医源性因素有关,但本研究中年轻患者并无相关危险因素,因此今后有必要对年轻IC患者的病因进一步深入研究。

    IC发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是局部血管病变、血流量不足或血液的高凝状态,因此,IC好发于某些疾病的基础上[1]。本研究中,有41例(68.33%)患者存在1种及以上基础疾病,其中高血压最多(43.33%),其次为高脂血症和糖尿病。本研究中结肠癌导致闭塞性结肠炎1例。闭塞性结肠炎为发生在狭窄性结肠病灶近端的缺血性病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缺血性肠病,其绝大多数继发于结直肠癌。目前研究认为,闭塞性结肠炎主要的发病机制是肠腔内高压导致肠壁血液低灌注而造成的肠壁缺血[7-8];该病的概念尚未受到我国临床及病理医师的重视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6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