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2019
编号:13831174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溶栓后临床结局的关系(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7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2019
     [Key words] Acute ischemic stroke;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Outcome; Neutrophil

    脑梗死在我国是导致死亡和残疾的首要原因[1-2]。既往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在脑梗死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3-4]。中性粒细胞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增加易损斑块脱落的机会,从而增加脑梗死风险[3]。Laridan等[4]通过对介入治疗取出的血栓成分进行分析,发现血栓中含有大量的中性粒细胞,提示中性粒细胞对于血栓形成具有一定作用,通过形成中性粒细胞胞外杀菌网络还会增加血栓的稳定性,使血栓不易溶解。Maestrini等[5]发现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梗死体积、疾病严重程度及病死率有关。Zhu等[6]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与轻型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患者发病3个月后死亡及再发脑梗死相关。但也有研究认为中性粒细胞对脑梗死具有保护作用,预先存在的低水平的炎症可能会减轻脑梗死的严重程度[7]。本研究旨在探究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前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及溶栓后3个月内预后的关系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04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