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114
编号:13768660
中医治疗消化不良25例的疗效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5月15日 王志意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消化不良的疗效分析。方法选择45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服用中药柴芍健脾汤进行治疗,对照组口服多潘立酮进行治疗,并将两组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芍健脾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值得在基层医院深入探讨和推广应用。

    【关键词】消化不良;中医药疗法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具有上腹部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烧心等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症状可持续或反复发作。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其发病机制尚未清楚,迄今无特别有效的治疗药。笔者于2008年6月~2010年6月采用中药柴芍健脾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25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45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均是笔者所在医院内科门诊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5例中,男11例,女14例;年龄20~54岁,平均35岁;病程3个月~6年。对照组20例中,男9例,女11例;年龄21~56岁,平均36岁;病程4个月~6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内科学》(第6版)[1]中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标准拟定:(1)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恶心或呕吐等上腹不适症候,至少持续4周或12月中累计超过12周;(2)内镜检查未发现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糜烂、肿瘤等器质性病变,未发现食管炎,也无上述疾病病史;(3)实验室、B超、X线检查排除肝胆胰疾病;(4)无糖尿病、肾脏病、结缔组织病及精神病;(5)无腹部手术史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