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116
编号:13767319
肠道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建立反射性排便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1年6月5日 黄海璋 何淑贞 陈秋玲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肠道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建立反射性排便的影响。方法收集2006年6月~2010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骨外科住院的脊髓损伤患者共6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传统的康复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肠道训练并配合饮食指导的方法,3个月以后对两组患者在腹胀、便秘、自主排便、排便次数和药物方面进行比较,同时将两组患者进行自身前后对比,所得的数据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处理。结果两组患者3个月以后在腹胀、便秘、自主排便、排便次数和药物方面进行比较,P<0.05;干预组患者在以上几个方面自身前后对比结果为P<0.05。结论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肠道训练并配合饮食指导的方法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脊髓损伤;肠道训练;肠道功能的重建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不仅严重损害了患者的运动功能和躯体感觉,而且导致了肠道功能障碍,使患者排便和排尿功能障碍而形成神经性膀胱和神经性大肠(neuropathic bowel)。患者常常有头晕、失眠、腹痛等障碍。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威胁其生命。文献报道,在SCI稳定后,有41%的SCI患者的排便功能障碍会中度或重度影响寿命,1/3以上的患者认为排便和排尿功能障碍,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最大[1]。为此,笔者所在科于2006年6月~2010年6月对60例SCI患者进行直肠功能康复护理,并配合饮食指导。做病例回顾性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06年6月~2010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骨外科住院的脊髓损伤患者共60例,T10椎体损伤25例,T12椎体损伤15例,L1椎体损伤5例;完全性损伤10例,不完全性损伤5例。受伤时间为2周~10个月。按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组,每组各30例。

    1.2护理方法对照组进行传统的康复治疗及护理:三天未排大便,常规给予开塞露纳肛通便,指导进食粗纤维食物,第四天仍未排便者,口服泻药通便,对于大便失禁的患者,垫纸尿片,予易蒙停等止泻口服,指导做好会阴部、骶尾部清洁。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肠道训练配合饮食宣教。肠道训练方法:(1)根据患者的生理需要和生病前排便情况,肠道训练每天或隔天一次。(2)训练前晚口服泻药清除患者肠内大便,次日早餐20~30 min后嘱患者排空膀胱,患者取左侧卧位,护士帮助患者按摩腹部;(3)按摩腹部顺序由右至左、由上至下、护士戴上手套,用食指或中指涂上润滑油,手指插入肛门一节至一节半,用指腹沿着肛管轻轻旋转15~20秒使肛门括约肌放松,再按摩腹部,如无大便排出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