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118
编号:13766155
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6月25日 肖兴爽 于志涛 张艳玲
第1页

    参见附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笔者所在医院自2007年5月~2011年3月眼科住院患者原发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52例(64只眼),均单纯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男10例,女42例,年龄49~73岁,双眼12例,单眼4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40例40只眼。其中急性作32只眼,慢性期8只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2例24只眼。其中有青光眼视野改变6例8只眼(管状视野2例,鼻侧上方视野缩小4例,鼻侧阶梯暗点2例),其余56只眼视野正常。所有患者术前应用1%毛果芸香碱眼液每次1滴,日4次,美开朗眼液每次1滴,日2次,醋甲唑胺片25 mg,2次/d口服,部分患者根据病情,曾应用20%甘露醇静脉点滴。有2例4只眼(慢闭)用药后双眼压值分别32 mm Hg,40 mm Hg和27 mm Hg,35 mm Hg。视野分别为管状视野和鼻侧阶梯暗点。所有患者均伴有晶状体混浊,按LOCS分级法,晶体核硬度NⅡ~Ⅲ级,眼底检查有8例10只眼眼底视盘色淡苍白,C/D>0.5,其余54只眼眼底未见异常。

    1.2检查与分组常规术前术后测量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眼压(非接触眼压计),超声生物显微镜(UBM)、A超测量中央前房深度、Goldman前房角镜检查。术前应用20%甘露醇和口服醋甲唑胺片及点用降眼压眼药最大程度控制眼压在正常范围以内(21 mm Hg)或接近正常。按照其房角关闭粘连状态分为两组,A组40只眼,均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房角关闭粘连≤1/2周,B组24只眼,房角关闭粘连>1/2周,B组24只眼均为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1.3手术方法术前眼压控制不稳定高于正常者,手术前30 min静脉全速静点甘露醇,口服醋甲唑胺50 mg。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前15 min散瞳,美多丽眼药水每5 min一次,共点3次。常规消毒,表面麻醉,上方透明角膜隧道切口,透明角膜辅助口,粘弹剂前房内注射,撕囊镊环形撕囊,水分离,水分层,囊袋内原位超声乳化晶状体核,以抽吸灌注系统注吸残余皮质,粘弹剂前房内及囊袋内注入,植入人工晶体于囊袋内,注吸残余粘弹剂,水密切口,手术完毕。术后随访9~12个月,平均(10.32±10.72)个月。

    1.4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资料均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眼压及前房深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配对t检验,术后房角开放及留有关闭粘连眼数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以P<0.05为判断差异显著性标准。

    2结果

    2.1眼压术前,A组用药后眼压11.0~16.0 mm Hg(1 mm Hg=0.133 kPa),平均(13.45±1.57) mm Hg;B组用药后眼压16.5~32.0 mm Hg,平均(23.21±5.58) mm Hg。术前B组眼压高于A组,两组间数据有统计学差异。术后5 d,A组眼压8.5~15.0 mm Hg,平均(12.90±1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