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119
编号:13765714
钢板内固定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119
     【摘要】目的观察钢板内固定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3月~2010年5月收治的7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钢板内固定法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76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Ⅰ~Ⅲ型71例患者均在手术后2 d内能够坐起,21~28 d内能够扶持下行走,6周后进行完全负重锻炼;术后发生切口感染2例,患肢深静脉血栓1例,无其他并发症发生。对所有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观察,失访3例,其余73例患者愈合良好,具备自理能力。结论钢板内固定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理想,且具有术后并发症少、愈合快、预后良好的优点,特别适合老年患者。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钢板

    股骨转子间骨折又称股骨粗隆间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男多于女,青壮年发病率较低,该病患者平均年龄要比股骨颈骨折患者大5~6岁[1]。由于粗隆部的血运比较丰富,骨折后极少发生不愈合,但容易发生髋内翻,且老年患者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也相对增多。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来采用钢板内固定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3月~2010年5月收治的7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X线检查确诊。其中男48例,女28例;年龄65~93岁,平均75.6岁;骨折Evans分型中Ⅰ型28例,Ⅱ型25例,Ⅲ型18例,Ⅳ型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7 d,平均5.1 d;基础疾病,高血压35例,冠心病27例,糖尿病8例,慢性支气管炎3例。

    1.2手术方法均采用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具体方法如下:(1)术前对患者手术耐受性及风险进行评估,对基础疾病进行必要的控制和治疗,术前2 h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2)患者取仰卧姿势,患侧臀部垫枕使患侧略微抬高,在C形臂X线机透视监视下,对骨折部位进行牵引复位。在大转子下方2.5 cm的水平处作一长约2~3 cm的皮肤切口,分离肌肉直达股骨,在C形臂X线机透视监视下,将一克氏针沿着股骨颈前下方推入股骨头,方向与股骨干成135°夹角。(3)将安装了手柄的钢板远端插入切口,透视检查钢板最下方的斜形钉孔位于股骨颈外定位克氏针后方,然后插入专用的钢板夹持钳,将钢板固定在股骨上。通过手柄最下方的斜形孔插入颈部导针套筒,在相对应的皮肤上做第二个切口,长约3~4 cm,将导针套筒推入钢板斜孔,调整导针套筒与定位克氏针平行,然后钻入颈部螺钉导针,应用C形臂X线机透视下调整导针位置至正确为止,使其位于股骨颈远端皮质上5 mm。(4)通过引导套筒,用空心钻顺着导针钻出钉道和颈部螺钉套筒道,拧入颈部螺钉套筒,选合适长度的颈部螺钉拧入,取出蝶形临时固定针后按相同方法放置第二枚股骨颈部螺钉。(5)最后经过透视复查正侧位,钢板螺钉位置正确无误,放置引流管后关闭切口。术后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监测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术后24 h开始卧床行下肢肌肉锻炼,术后3 d开始进行髋关节锻炼,6周后进行完全负重练习。
, 百拇医药
    2结果

    本组76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Ⅰ~Ⅲ型71例患者均在手术后2 d内能够坐起,21~28 d内能够扶持下行走,6周后进行完全负重锻炼;术后发生切口感染2例,患肢深静脉血栓1例,无其他并发症发生。对所有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观察,失访3例,其余73例患者愈合良好,具备自理能力。

    3讨论

    股骨上端上外侧为大转子,下内侧为小转子。在大转子、小转子及转子间均为松质骨。转子间处于股骨干与股骨颈的交界处,是承受剪式应力最大的部位。由于力线分布的特殊性,在股骨颈、干连接的内后方,形成致密的纵形骨板,称为股骨矩。股骨矩的存在决定了转子间骨折的稳定性。在患者跌倒时,身体发生旋转,在过度外展或内收位着地或者为暴力直接撞击引起骨折。由于股骨转子间的血运比较丰富,临床愈合较快,很少发生愈合迟缓。但老年患者基础疾病较多,且多伴有骨质疏松,容易引起骨质变形及骨不连,影响治疗效果[2]。故及早进行创伤性小的手术治疗是提高临床治愈率的关键。
, 百拇医药
    钢板内固定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符合人体力学原理,操作简便、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且术后并发症较少。一般在术后3 d即可床上锻炼,3~4周即可行走,6周内即可负重锻炼。本法对骨折移位较轻、骨折线未累及小转子水平的股骨外侧皮质骨折更加适合。对同时合并有大转子骨折的患者一般均结合大转子张力带进行固定[3]。由于该术术前在C形臂X线透视下进行闭合复位,整个手术过程显露骨折部位较少,因此,手术出血量较少,手术创伤小,对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及早愈合均产生有利影响。股骨转子间骨折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因此手术操作不单单要考虑治疗效果还应考虑手术对患者全身状况的适应性和损伤性。钢板内固定法治疗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和微创性,且固定牢靠、恢复良好,是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理想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王鹏建,丁宇.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内固定选择及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临床骨科杂志,2010,15(4):157-158.

    [2]贾献荣,陈建生.微创技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浙江创伤外科,2010,23(4):98-100

    [3]卓开臣.DHS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15(16):164-165.

    【收稿日期】2011-04-05

    (本文编辑:程旭然), 百拇医药(梁春林 张金东 张忠波 江海轮 方立宗 谭庆力)